油 耳朵其實是很麻煩很難清潔的,那么什么是油耳朵呢?“油耳朵”又名濕型耵聹、濕耳朵、軟耵聹、油狀耵聹等。油耳朵是因為皮脂腺分泌旺盛,排出呈棕黃色、油 性粘稠物質(zhì),在尚未干燥后就已積滿在外道眼里,有的甚至流出耳外,有的凝聚成團,這些統(tǒng)稱為軟耳屎,俗稱“油耳”,醫(yī)學上叫油性耵聹。
首先,辟個謠!油耳朵和狐臭沒!有!關(guān)!系!油耳朵不是病,是遺傳所致,也就是說父母其中一定有一方是油耳朵,所以這個沒辦法治療改變。很多油耳朵的人同時有狐臭,但并非所有的油耳朵的人都有狐臭,有些狐臭患者耳朵一樣是干的。
油耳朵在護理上沒有什么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正常護理即可。
1、用棉簽,輕輕在外耳道轉(zhuǎn)動,然后耳朵朝下,耵聹可自行出來;盡量做到不用指甲、鐵簽等尖銳物掏耳。
2、不要形成挖耳習慣而頻繁挖耳,一般應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塵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適當短一點,可根據(jù)自己情況掌握。 如果長期不掏耳朵,則可能形成耵聹栓塞,這時,自己就很難掏出來了,應到醫(yī)院用專門器械取出,取出后堅持用滴耳劑滴耳2-3天預防感染。
當然,除了油耳朵的問題,大家問到最多的還有“寶寶耳朵流黃水是怎么回事?”“寶寶耳朵老出膿,是油耳朵嗎?”
如寶寶有油耳,那么排出來的黃水應該是沒有味兒的,當然不排除還有以下三種可能:
①出生時耳朵里的羊水沒流干凈;
②洗澡時耳朵進水了;
③耳內(nèi)分泌腺的持續(xù)分泌。
如果是上述幾種情況,那大可不必擔心,注意給寶寶清潔就行了。
但是,排除以上可能,如寶寶耳朵出膿、流水且有異味的同時,還伴有哭鬧、煩躁、抓耳撓腮的癥狀,那就可能是中耳炎了。
建議家長在寶寶患病初期,可嘗試給寶寶滴點氯霉素眼藥水(對,沒錯是眼藥水,這個主要是殺菌消炎的),每日1、2滴,早晚各一次。但如果2、3天未見好轉(zhuǎn)并且高燒不退,那么必須前往醫(yī)院就診。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