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斷奶的心酸,讓她一度上班時都忍不住哭到眼腫。有時候真是再多的經(jīng)驗技巧,都抵不過家人的不支持。和她一樣“被斷奶”的媽媽們應該對這樣的數(shù)落不陌生:
母乳沒營養(yǎng)了,斷了吧。
孩子太瘦了,因為吃母乳都不好好吃飯了,斷奶吧。
這么大了還喂奶,以后孩子不獨立,還不趕緊斷奶?!
你把孩子留老家,孩子見不著你,自然就不吃奶了……
……
孩子瘦、生病、不好帶、黏人……這些都成了媽媽沒給孩子斷奶的錯?其實,這些都不是自然天性的哺乳行為該背的“黑鍋”。
黑鍋1
6個月以后母乳早沒營養(yǎng)了,斷奶吧
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jù)。
一般來說,當孩子4-6個月時,會添加輔食,補充營養(yǎng),并讓孩子逐步建立飲食習慣。但,這并不意味著,母乳就沒營養(yǎng),可以放棄了。即使到孩子1歲時,母乳提供的營養(yǎng)仍約占寶寶需求的35%-50%。
母乳所提供免疫物質也無可取代。
喂母乳還有情感加油站的作用。對于開始探索世界的寶寶來說,受挫的時候,依偎在媽媽懷里吃幾口奶就能得到心靈的慰藉。
黑鍋2
孩子都已經(jīng)X個月了,早該斷奶了
綜合權威機構建議:純母乳喂到6個月為佳,鼓勵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到2歲或以上。但具體到每個孩子不存在一個“正確”的斷奶時間。
雖然喂奶是媽媽和寶寶兩個人之間的事情,但在我們如今的國情下,一般還要綜合自己家孩子發(fā)展狀況和家庭情況來決定是否該給孩子斷奶。
在這之前不妨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1、孩子是否已經(jīng)過渡到不以母乳為主食?(孩子的物質準備)
2、孩子一哭鬧就給喂奶嗎?這是不是親子關系中的唯一安撫手段? (孩子的精神準備)
3、返職上班或者身體狀況等還能支持繼續(xù)喂奶嗎?(媽媽的物質準備)
4、也許孩子并沒有多依戀母乳,你卻覺得有點舍不得?(媽媽的精神準備)
當媽媽和寶寶的物質和精神準備都已妥當,就是給娃斷奶的合適時機了。
黑鍋3
孩子不好好吃飯,斷奶了就能好好吃飯了
這其實不關吃奶什么事兒,不管是不是母乳喂養(yǎng),都存在孩子不好好吃飯的現(xiàn)象。如果吃奶粉的寶寶不好好吃飯的話,要強制斷奶瓶嗎?
孩子不好好吃飯,如果不是因為病理原因,更多的是大人喂養(yǎng)方式不夠科學造成的。家長該反思的是究竟是孩子真沒吃飽,還是大人覺得不夠?或者是不是因為追著喂飯,讓孩子覺得吃飯這事兒跟自己沒啥關系,他沒有興趣吃飯?或者是不是食物的種類不夠豐富、口味不夠好不能吸引孩子?
黑鍋4
孩子太瘦了,肯定是母乳不夠,還不如斷了
首先得先界定下孩子“胖瘦”的定義。兒童生長發(fā)育標準是大數(shù)據(jù),是參考,但具體到每個孩子,也得看他自己的生長曲線,只要是符合寶寶自己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就是合理的。
何況,孩子也并非“胖就是好”,胖瘦存在遺傳因素的個體差異。在孩子身體健康的情況下,盲目的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胖瘦是沒有意義的。
黑鍋5
貪戀母乳孩子很難帶,會太黏媽媽
早點斷奶的孩子性格獨立
并非如此。
母乳并不會讓孩子依賴性太強
根據(jù)西爾斯的親密育兒理論,研究發(fā)現(xiàn)適時斷奶的孩子有如下特質:
√ 比較獨立
√ 懂得親近人而不是物質
√ 比較容易管教
√ 比較不容易生氣
√ 能信任人
如果在還沒有做好準備、就強行斷奶的孩子,則有可能會造成所謂的過早斷奶癥:
△ 憤怒
△ 具侵略性
△ 經(jīng)常使性子
△ 對照顧者焦慮地倚賴
△ 無法建立較深、較親密的關系
孩子過于依戀母乳的可能因素
但如果孩子黏人的表現(xiàn)是吃奶,那我們就要想一想了:
是不是孩子的需求沒有其他可以得到撫慰的方式?是不是有時候我們太“懶”,習慣了孩子一哭就塞奶吃?是不是家庭成員里面,除了媽媽,比如孩子爸,沒有跟孩子建立起足夠的親密關系?
黑鍋6
孩子見不到媽媽,就不想吃奶了,方便斷奶
隔離式斷奶、拋棄式斷奶等等通過把媽媽和孩子分開,簡單粗暴斷奶方式對媽媽和寶寶都是傷害。
對寶寶來說,精神上可能會緊張、焦躁、哭鬧不停,以至于身體上可能會鬧個感冒、發(fā)燒的小毛病。
對媽媽來說,斷奶和月經(jīng)、懷孕、分娩一樣都會有激素的劇烈變化,往往會造成輕微抑郁、煩躁和情緒波動,有可能出現(xiàn)斷奶抑郁癥。而且突然斷奶,媽媽也會出現(xiàn)乳房腫脹等身體不舒適狀況。
采取讓媽媽和寶寶都舒適的,循序漸進的斷奶方式,才是正道。
黑鍋7
懷二寶了,趕緊給大寶斷奶吧
哺乳期媽媽懷孕的話,一般建議是給正在哺乳的孩子斷奶。通常的擔憂有兩種:
喂奶會刺激催產(chǎn)素的分泌,導致宮縮,可能造成流產(chǎn)?
現(xiàn)在最新的觀點認為:子宮要到24周左右,才開始受影響。所以,對于不少媽媽來說,邊哺乳邊孕育寶寶,對自己和胎兒并沒有傷害。
但是,如果有早產(chǎn)史或其他特殊情況下,是否要斷奶還是要聽從專業(yè)醫(yī)生的建議。
身體的營養(yǎng)會隨著奶水流走?
并沒有證據(jù)顯示在正常懷孕過程中,哺乳會損失掉未出生寶寶必需的營養(yǎng)。不過,因為懷孕,出奶量會收到一定影響,而且媽媽的乳汁味道會發(fā)生一定變化, 正在吃奶的寶寶可能不接受,自己放棄吃奶。
作為一手奶大了倆娃的我,歷經(jīng)兩段哺乳時光總結出來了幾條小竅門:
1、媽媽的堅持。
你心里知道自己是不是要繼續(xù)給孩子喂奶,認定了就堅持,而不是今天隊友覺得你該給孩子斷奶就猶豫;明天婆婆大人認為該給孩子喂奶就動搖的。如上,斷奶沒有正確時間,在于你和孩子是否準備好了。
2、爭取家人的支持。
有賴于萌芽研究所這份事業(yè),讓我在育兒方面儼然家里的權威,嗯,一有爭議都能找到科學的理據(jù)來說服大家。讓專家?guī)湍阏f話,這招很好使,推薦給爸爸媽媽們。
3、一定的話術還是需要的。
我重返職場的時候,弟弟才一歲多點,沒有斷奶,白天該如何就如何,但是早起晚上時候,還會給弟弟各喂頓奶。這是獨屬于我們倆人溫柔時光。
如果被家人發(fā)現(xiàn),問我“是不是該給弟弟斷奶了”?
我都是笑瞇瞇的說,“是啊是啊,我們開始斷奶了,我們循序漸進慢慢來嘛”。然后,繼續(xù)設定循序漸進的流程,不焦慮、不急迫,最終,我和弟弟都按著彼此的節(jié)奏,自然、溫柔地實現(xiàn)了離乳。
一般給孩子喂奶到1歲,如果還想接著享受這段哺乳時光,真的需要媽媽們足夠心大和堅定,才能夠殺出親朋的各種關懷和勸說的包圍。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