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神器”--背帶和腰凳,想必是家家都有吧?又能與寶寶時刻親密緊貼,又能解放雙手讓媽媽自由行動。僅憑一條背帶+腰凳就能一個人帶著娃出門,毫無壓力!
但……
背帶用錯了
可能會使寶寶脊椎變形
上圖可以清楚的看到,背帶將寶寶的背部強制扳直了,這對于寶寶還很不成熟的脊椎來講非常危險,很可能造成脊椎變形。
0~3個月的小寶寶骨骼還很軟,整個脊椎呈“C”型,是TA最舒服的姿勢,就好像還處在媽媽肚子里的狀態(tài),整個背部自然放松無壓力~
所以在這個階段,背巾是最適合的寶寶脊椎發(fā)育的。背巾不僅承托住了寶寶的整個背部,還讓TA的脊椎處在了最舒服的狀態(tài)。
背巾非常適合小齡寶寶,我身邊也有很多媽媽也都買過價格不菲的背巾,但都只用過一兩次就都不用了,主要是操作起來有些難度,還總怕會松開;而且夏天層層包裹,寶寶和媽媽貼得那么近太熱了!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困擾和擔憂,推薦你不妨試試腰凳,但可不是讓寶寶坐在上面,而是躺著!
0~3個月的小寶寶最需要頸部及腰部的支撐力,用腰凳承托住寶寶的腰和屁股,只需要一只手來固定住寶寶的上半身,可以讓媽媽抱得更省力一些。
(這是我們導演家的小蓮藕,拍照這天剛好百天?。?
4~6個月的寶寶已經(jīng)基本學會了抬頭和靠坐,頸部和背部腰部都有了一定的支撐力,此時的寶寶不再甘于平躺,更喜歡直立起來探索周圍,很多媽媽早早預備好的背帶就正式啟動使用,可是你必須注意一個問題:
背帶沒選好
寶寶髖關(guān)節(jié)、生殖器受損
我在路上見過很多爸媽給寶寶用背帶,由于背帶底部過窄,導致寶寶的兩條腿就這樣“垂著”……
注意啦!上圖這些姿勢都是不對的!
只要寶寶的髖關(guān)節(jié)和雙腿像上圖這樣“耷拉”著的,就都是錯!會對寶寶的髖關(guān)節(jié)和生殖器造成很大壓力,尤其是長時間使用,很可能造成寶寶髖關(guān)節(jié)和生殖器損傷。在國外,因為背帶導致髖關(guān)節(jié)脫臼的案例也是每年都有!
當然,導致傷害的原因有背法上的錯誤,也有一些純是因為背帶本身設(shè)計有缺陷!例如背帶的下緣設(shè)計過窄。
正確的方式:
只有髖關(guān)節(jié)和膝蓋基本處于同一高度時,髖關(guān)節(jié)才能是放松的狀態(tài)。
(這是我們財務(wù)小王家的小寶,她馬上就7個月啦!)
背帶需要嚴格控制使用時間:
◆ 每次使用不超過15分鐘,這種背帶盡量用于短途使用,讓寶寶在背帶上不要超過15分鐘。
◆ 如果寶媽需要長時間使用:就需要寶媽每隔一段時間,就把寶寶放下來活動活動腿部,放松一下髖關(guān)節(jié)后,再繼續(xù)使用。
◆ 一天內(nèi)使用不要超過2個小時
選對背帶
是對媽媽腰椎最大的保護
隨著寶寶體重逐漸增長,只依靠媽媽的肩背力量已經(jīng)有些吃力,很多力量小的媽媽都會挺起肚子來用力支撐,長時間保持這個姿勢,使腰椎的壓力增大不僅腰酸背痛,還會導致骨盆前傾,造成駝背塌腰等不良身姿。
(財務(wù)小王演示媽媽“駝背挺肚”的站姿!)
所以腰凳+背帶,就變成帶寶寶出行最適合的搭配。腰凳可以說是使用方法最多變、利用率最高的帶娃神器,3個月以內(nèi)可以讓寶寶躺靠,大了可以只坐腰凳,出門可以配上背帶。
但如果寶寶身形太小,腿太短,無法跨坐腰凳,膝蓋沒有彎曲,就屬于是錯誤的姿勢。寶媽就要及時調(diào)整,例如將寶寶的腿放同側(cè),保持膝蓋的彎曲。
(小寶為我們傾情演示正確坐姿?。?
挑選背帶時
我們要挑哪些地方
肩帶寬、腰帶寬
從媽媽的角度考慮,一個20斤的寶寶墜在身上,肩帶、腰帶要盡可能寬,才能最大程度分攤重量。
過細的肩帶容易造成肩部過勞損傷,皮膚磨損。
腰帶過窄無法起到承托力度,媽媽的腰部、胯部會非常費力,嚴重了會損傷腰椎和腰肌。
腰凳一定要上翹
最科學的腰凳角度,應該是上翹30度。一來能有力地托住寶寶,貼媽媽身體更緊;二來經(jīng)過長時間使用,腰凳也不至于下滑,造成寶寶坐姿不良,脊柱過于彎曲。
另外,腰凳與腰帶間的連接是否扎實,也是一個質(zhì)量的重要判斷標準。差的腰凳,由于這個連接處不夠扎實,往往用過不到幾天,腰凳角度就下滑!這也是無數(shù)媽媽在實踐中的痛點。
面料要硬,肩帶處可配口水巾
對于背帶來說,面料的材質(zhì)肯定要硬。過軟的面料起不到對寶寶脊椎的支撐。在肩帶的位置,可以配上專用的口水巾套,這個會比較柔軟,防止寶寶的小臉磨傷,還能放心讓寶寶啃啃咬咬。
基本功能要全
現(xiàn)在市面上的腰凳都會有正背、反背、腰凳與背帶拆卸組合的功能。對于背帶來說,基本也不需要其他花哨的功能,有這些就夠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