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興一個剛滿46天的孩子因嗆奶處理不當,搶救無效離開人世。經檢查,在孩子的鼻孔里發(fā)現了奶水凝固的塊狀物,醫(yī)生說:“這是孩子因為嗆奶,吐了之后又吸入氣管,最終導致孩子窒息死亡。
“醫(yī)生還強調,醫(yī)院接收的患肺炎的小孩子,大部分都是因為嗆奶,輕者導致肺炎,重者窒息死亡。對于小寶寶來說,嗆奶是很常見的,但是如果不能及時正確的處理,會對寶寶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今天智慧媽就帶大家來了解:孩子嗆奶了,我該怎么辦?
為什么寶寶容易嗆奶?
第一個原因是胃的內容物通過食道反流出來以后,孩子呼吸時刺激了喉部,或者部分進了氣管,引起了強烈的反射,導致孩子咳嗽。
第二個原因是孩子在吃奶的時候,因為氣管封閉得不好、喉軟骨軟化的情況下,吃奶時有少許奶進入了氣管內,引起了孩子劇烈的反復咳嗽。
預防孩子嗆奶的方法
1把握正確的哺乳時機
寶寶饑餓時會有以下表現: 1.覓食反射(寶寶的頭轉向媽媽的乳房,同時張大嘴巴,舌頭向前下方伸出)2.寶寶做出吸吮的動作或將小手放進口里3.哭鬧(較遲的表現)。媽媽要善于觀察饑餓的需求,不要等寶寶餓極了才喂奶,否則寶寶吃奶會太過著急,很容易發(fā)生嗆奶。
2不要給寶寶喂太多
新生兒胃容量約為30~60ml,之后會隨年齡而增大,6個月前為60~90ml,6個月至一歲間為90~480ml,所以寶寶月齡愈小寶寶每餐的喂養(yǎng)量越少,喂養(yǎng)次數越頻繁。爸爸媽媽要根據寶寶月齡的不同而注意喂養(yǎng)的量,不要過渡喂養(yǎng)。
3喂養(yǎng)方式有講究
母乳喂養(yǎng)
喂母乳時,當奶陣來臨,寶寶會感覺奶水太多,來不及吞咽,因此會本能的扯咬或者松開乳頭。這時,媽媽只需讓奶水飆一會,等奶水流速緩慢時再繼續(xù)哺乳。
配方奶喂養(yǎng)的寶寶吃奶時不能平躺,應該讓寶寶后背立起約70度左右。寶寶吃奶的奶嘴不可太大,倒過來時奶水應成滴而不是成線流出。
4寶寶吃飽后要拍嗝
寶寶喝完奶后,由于胃里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氣,所以就會造成胃部壓力,出現吐奶現象。因此爸爸媽媽應及時幫寶寶拍打嗝,把氣體排出,減少了胃部壓力,自然能夠減輕吐奶的情況和次數。
正確的拍嗝的方法
媽咪上身稍稍后仰,豎著抱起孩子,讓寶寶的身體貼住媽媽的身體,寶寶的頭部貼在媽媽的肩膀處。媽媽用空心掌在寶寶后背輕輕拍打。媽媽拍嗝時一定要用空心掌,以減輕手掌拍打寶寶的力度。另外,媽媽拍嗝的位置只需在寶寶背部,切不可拍寶寶的腰腹部。
5寶寶睡覺的姿勢
如果你家寶寶非常容易吐奶,寶寶睡覺時最好采取側睡的方式,這樣即便寶寶有吐奶的情況,也不會堵住寶寶的口鼻,就算媽媽一時沒有注意到也不會對寶寶的生命造成威脅。
發(fā)現嗆奶后應該怎么辦呢?
寶寶嗆奶時容易發(fā)生嘴唇或面部青紫、呼吸困難、心跳驟停等情況,其最佳時間搶救時間僅有4分鐘。
如果寶寶吃奶時因吞咽過急而發(fā)生嗆奶,應讓寶寶俯趴媽媽腿上,上身前傾45-60度,用手拍寶寶背部,利于氣管內的奶倒空引流出來。
如果寶寶還是沒有哭聲,媽媽可以拍打孩子背部或拍打孩子腳底板,使寶寶哭叫或咳嗽,讓寶寶把氣管內奶咳出,緩解呼吸。若仍然無效,應立即送往醫(yī)院急救。
養(yǎng)孩子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吐奶、嗆奶,經常會把媽咪嚇得不知所措。媽媽在喂奶前就要把洗澡或換尿布這些事完成,也不要在寶寶哭鬧或大笑的時候喂奶。媽媽給孩子喂奶時一定要非常細心意觀察寶寶的呼吸、臉色和表情,出現問題及時發(fā)現,及時處理,這樣寶寶才能盡快脫離危險。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