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八種傳染病防治寶典
    夏季八種傳染病防治寶典

      盛夏炎炎,熱浪滾滾,酷熱難耐,寶寶的機體也在經受著嚴峻的考驗,免疫力往往也會隨之下降,此時不少傳染病在高溫的肆虐之下常常伺機“作案”,偷襲寶寶們的健康。為了每個寶寶都能健康、快樂地度過這個夏天,本文特公布寶寶夏季常見傳染病“通緝令”,力爭全方位將寶寶夏日易感傳染病一網打盡,同時提醒媽媽們只有多掌握一些預防傳染病的知識,嚴加防范,方能全力狙擊夏季傳染病。   1號“通緝令”:手足口病   危險指數(shù):★★★★★   ◆發(fā)病原因: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以EV71型病毒和CoxA16型病毒最為常見。   ◆好發(fā)年齡:5歲以下寶寶最易感。   ◆主要癥狀   1. 病前1-2周一般有手足口病接觸史,潛伏期大約2-7天。   2. 多數(shù)患兒起病比較突然,常常出現(xiàn)發(fā)

  • 寶寶夏季需防七種疾病
    寶寶夏季需防七種疾病

      人吃五谷雜糧,難免不生病。但是,夏季偏偏有七種病,非常愿意纏住寶寶。寶寶生病,特別是在炎熱難擋的夏季,中暑、脫水、熱傷風……一個比一個讓寶寶難受,媽媽揪心!   1、高溫天防止中暑   夏天容易出汗,寶寶皮膚汗腺發(fā)育未完全,體內水分貯存量有限,流汗過多容易引起脫水休克。   呼吸是人體自身散熱的重要方式,因為肺部是除了皮膚外的次要散熱器官,呼氣時可將肺中的熱氣排出體外(占排熱量的百分之十)。但如果環(huán)境的溫度高過體溫,吸入的是熱空氣,則甚至反而會使體溫上升,由于寶寶在夏天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呼吸調節(jié)體溫,容易發(fā)生暑熱傷害。   如果寶寶先是膚色發(fā)紅,觸摸寶寶的皮膚能感覺到干燥發(fā)熱。寶寶煩躁不安,有的會哭鬧,呼吸及脈搏加速,接著會顯得倦怠、昏眩、抽搐、或進入昏迷狀態(tài),測量體溫時可高達39℃以上。寶寶很有可能就是中暑

  • 寶寶夏季易患的七種疾病
    寶寶夏季易患的七種疾病

      人吃五谷雜糧,難免不生病。但是,夏季偏偏有七種病,非常愿意纏住寶寶。寶寶生病,特別是在炎熱難擋的夏季,中暑、脫水、熱傷風……一個比一個讓寶寶難受,媽媽揪心!   1、高溫天防止中暑   夏天容易出汗,寶寶皮膚汗腺發(fā)育未完全,體內水分貯存量有限,流汗過多容易引起脫水休克。   呼吸是人體自身散熱的重要方式,因為肺部是除了皮膚外的次要散熱器官,呼氣時可將肺中的熱氣排出體外(占排熱量的百分之十)。但如果環(huán)境的溫度高過體溫,吸入的是熱空氣,則甚至反而會使體溫上升,由于寶寶在夏天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呼吸調節(jié)體溫,容易發(fā)生暑熱傷害。   如果寶寶先是膚色發(fā)紅,觸摸寶寶的皮膚能感覺到干燥發(fā)熱。寶寶煩躁不安,有的會哭鬧,呼吸及脈搏加速,接著會顯得倦怠、昏眩、抽搐、或進入昏迷狀態(tài),測量體溫時可高達39℃以上。寶寶很有可能就是中暑

  • 家長必知的手足口病常識
    家長必知的手足口病常識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家長應該如何護理呢?本文給您具體的指導,只要護理得當,孩子很快就能康復。   1 消毒隔離   將患兒與健康兒隔離。患兒應留在家中,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結痂。一般需隔離7~10天。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徹底消毒。   2 空氣流通   家里應空氣新鮮,溫度適宜,要定期開窗通風。居室內應避免人員過多,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污濁,避免繼發(fā)感染。   3 注意休息及飲食   患兒一周內應臥床休息,多飲溫開水?;純阂虬l(fā)熱、口腔皰疹會令胃口較差,故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爛時可以吃一些流質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4 口腔護理   應保持口腔清潔,預防細菌繼發(fā)感染,定時用溫水漱口,口腔有糜爛時可涂金霉素、魚肝油,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愈合。     5 皮疹護理   

  • 拒吃東西可能得了手足口
    拒吃東西可能得了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毒性的傳染病,直接接觸病毒可能染病。有些家長想,孩子去年得過手足口病,身體有抗體了,應該不再會犯病吧。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兒科醫(yī)師李靜介紹,引發(fā)手足口病的病毒種類很多,這次是一種病毒,下次可能是另外一種病毒。況且,即使是同一種病毒也會造成重復感染。也沒有疫苗可預防,孩子可能一犯再犯。所以,對5歲以下,特別是3歲以下的寶寶,家長得做好預防措施。   家長是個潛伏的“毒源”   病毒多通過密切接觸傳播,患者多接觸沾有病毒的毛巾、餐具,飛沫而傳染。有些患兒家長有這樣的疑問:我的孩子沒出門,也沒接觸過病人,怎么也會傳染上手足口病呢?事實上,家長有可能是病毒攜帶者,雖沒癥狀,但仍有傳染性。   李靜說,成人也會被病毒感染,只不過,因為自身抵抗力較強,感染了病毒沒什么明顯癥狀,有的人僅有輕微的咽喉痛。這類隱形感染者

  • 手足口病的家庭預防措施
    手足口病的家庭預防措施

      為降低手足口病發(fā)病率,有關專家呼吁,該病尚沒有疫苗,在流行季節(jié)家長應少帶寶寶到公共場所游玩。教育寶寶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做到飯前、便后洗手,對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應定期消毒,因為很大部分病毒都隱藏并被攜帶至寶寶愛玩的玩具中。   小心:共用或交換玩具可傳染手足口   手足口病的傳染源是病人和健康病毒攜帶者(或隱性感染者)。患者的唾液、皰疹液、糞便污染的手、手帕、毛巾、水杯、牙刷、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通過日常接觸可經口感染。接觸污水、飲用被污染水源和到簡易游泳池游泳可以發(fā)生感染。由于患者咽分泌物中含有病毒,可通過咳嗽、噴嚏、談話等造成經呼吸道傳播。   因此,專家告誡廣大家長,兒童之間不宜過多交換玩具,因為玩具病菌附著在玩具上有時可以存在很長時間,要用消毒液或者是高溫消毒才可以殺滅。   預防重點:孩子的玩具應定期消毒  

  • 小兒手口足病的中醫(yī)療方
    小兒手口足病的中醫(yī)療方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多見于嬰幼兒,歷年均有發(fā)生,中醫(yī)藥在臨床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腸道病毒屬于中醫(yī)學溫毒類,被稱為濕熱疫毒,廣州氣候潮濕,一些身體濕氣重的孩子就特別容易感染病毒,因此比較適合服用清熱解毒、祛濕類的中藥,如藿香正氣液等。   如小柴胡板藍根有抗病毒的功效,服用后可以提高免疫力,防止疾病侵襲。而重癥患者則需配合西醫(yī)治療,中西醫(yī)結合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一、手足口治療方案   手足口   病屬于中醫(yī)“溫病”范疇。發(fā)病初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咽痛等外感癥狀,隨后表現(xiàn)為皰疹顯現(xiàn)以及身熱持續(xù)、煩躁口渴等里熱征候,少數(shù)甚至可見心悸、氣促、胸悶,或高熱、神昏、抽搐等危象,恢復期表現(xiàn)為皰疹漸消、身熱漸退、口唇干燥等一系列氣陰兩虛,余邪未盡征候,因此治療時宜根據(jù)疾病發(fā)展的不同階段,辨證用藥。   1

  • BB不愿吞食或為手足口病
    BB不愿吞食或為手足口病

      全國各地出現(xiàn)多起手足口病病例,衛(wèi)生部門提醒,目前已進入手足口病發(fā)病季節(jié),但還未到發(fā)病高峰期。目前還沒有形成大規(guī)模的社區(qū)流行趨勢,一般手足口病在5~7月多發(fā)。醫(yī)師提醒家長注意,若孩子手心、腳心出現(xiàn)斑丘疹和皰疹,口腔疼痛有潰瘍,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毒性的傳染病,直接接觸病毒可能染病。有些家長想,孩子去年得過手足口病,身體有抗體了,應該不再會犯病吧。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兒科醫(yī)師李靜介紹,引發(fā)手足口病的病毒種類很多,這次是一種病毒,下次可能是另外一種病毒。況且,即使是同一種病毒也會造成重復感染。也沒有疫苗可預防,孩子可能一犯再犯。所以,對5歲以下,特別是3歲以下的寶寶,家長得做好預防措施。   家長是個潛伏的“毒源”   病毒多通過密切接觸傳播,患者多接觸沾有病毒的毛巾、餐具,飛沫而傳染。有些患兒家長有

  • 講究衛(wèi)生可防控手足口病
    講究衛(wèi)生可防控手足口病

      近期,隨著氣溫逐漸轉暖,全國各地的手足口病疫情出現(xiàn)上升趨勢,廣東全省出現(xiàn)病例兩萬多例,近鄰東莞市被爆出手足口病5000例,3例確診死于手足口病。防治手足口病進入關鍵階段,如何防治手足口病?本報記者采訪了開發(fā)區(qū)醫(yī)院兒科和疾病防控相關部門。   個人衛(wèi)生是關鍵   開發(fā)區(qū)醫(yī)院兒科副主任醫(yī)師高瑞林介紹,手足口病不可怕,個人衛(wèi)生是關鍵。手足口病的發(fā)病人群為嬰幼兒、學齡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段發(fā)病率最高。環(huán)境衛(wèi)生、食品衛(wèi)生差及不良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都容易誘發(fā)手足口病。該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病毒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及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兒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經水感染;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也是造成傳播的原因之一。

  • 手足口病又來襲 今年來廣西已有一萬多名兒童患病
    手足口病又來襲 今年來廣西已有一萬多名兒童患病

      自治區(qū)衛(wèi)生廳4月8日通報,現(xiàn)在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今年1月至4月6日,我區(qū)共報告手足口病病例13559例,提醒兒童家長注意防范。記者走訪了南寧的部分醫(yī)院,發(fā)現(xiàn)一些家長對手足口病認識不足,險些耽誤了孩子的病情。   把皰疹當痱子險誤病情   家住南寧市中堯路的覃女士清明節(jié)帶著3歲的女兒回了一趟老家。家中一個親戚的孩子得了手足口病,覃女士沒在意,讓兩個孩子一起玩?;氐侥蠈幒?,她發(fā)現(xiàn)女兒腿上長了一片小紅疹,以為是痱子,就買了點痱子粉給女兒擦。   4月6日她送女兒去幼兒園時,還特地告訴老師,說孩子長了痱子。好在幼兒園的老師警惕性高,聽到“痱子”二字時多了個心眼,仔細查看了孩子的手腳,發(fā)現(xiàn)上面都長了小紅疹。老師趕緊通知覃女士,告訴她孩子可能得了手足口病,要馬上就醫(yī)。   覃女士把女兒送到自治區(qū)婦幼保健院,醫(yī)生在孩子的

  • 深圳加強手足口病出入境檢驗 4歲以下兒童成重點
    深圳加強手足口病出入境檢驗 4歲以下兒童成重點

      記者近日從深圳檢驗檢疫局獲悉,針對深圳周邊地區(qū)手足口病發(fā)病率出現(xiàn)明顯上升,并有重癥和死亡病例發(fā)生的情況,深圳檢驗檢疫局啟動相應機制,多項措施開展口岸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據(jù)悉,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復雜,傳染性強,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和經口接觸傳播,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其是三歲和三歲以下的嬰幼兒。因此檢疫部門將對出入境兒童特別是4歲以下的兒童實施重點查驗,尤其注意查看手和口腔,對申報或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手足口病可疑病例,及時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同時,口岸檢疫人員還將加強口岸轄區(qū)內食品、飲用水和公共場所微小氣候的監(jiān)測,確??诎兜奈⑿夂蛑笜朔蠂覙藴?。   據(jù)深圳檢驗檢疫部門介紹,今年手足口病的高發(fā)期已提前,提醒廣大出入境旅客,家中如有兒童出現(xiàn)發(fā)熱、手足口出現(xiàn)皮疹等癥狀,請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切勿帶患病兒童出入口岸或各種公共場所。  

  • 夏季小兒常見疾病排行榜
    夏季小兒常見疾病排行榜

      炎熱的夏天,寶寶總會面臨各種疾病的挑戰(zhàn):痱子、濕疹、蚊蟲叮咬 、空調引起的感冒、厭食等。 媽媽們很擔心,怎么辦呢?相信下面這些疾病預防治方法,能夠幫到您!   夏季感冒   4. 暑熱癥  5. 腸胃疾病  6. 中 暑   7. 泌尿系感染  8. 空調病   9. 涼席性皮炎  10.各類傳染病     痱子   病因:當寶寶出汗時,汗毛孔浸泡著汗液。嬰兒皮膚嬌嫩、角質層薄的特點,加上皮膚表面不清潔等因素,決定了他容易在這種情況下發(fā)炎。一旦汗毛孔發(fā)炎就必然會妨礙排汗。由于炎癥,在寶寶的皮膚表面可以見到密密麻麻的、紅色小米粒一樣的疹子,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痱子。   癥狀:身體各個部分都有可能發(fā)痱子,但是在嬰幼兒的額、頸、胸、背、腹等處比較多見,它形狀如針頭般大小,圓形或尖形紅色小丘疹,密集成片,有的還像小水皰,又熱有癢。

  • 寶寶喝飲料時的八大注意!
    寶寶喝飲料時的八大注意!

      周末,大偉夫婦帶著4歲的寶貝孩子星星在兒童樂園玩了大半天,下午回家吃飯時,星星卻不愿拿碗,訴說肚子飽脹還隱隱作痛,隨后又了。在了解情況后分析指出,星星的腹脹腹瀉竟是上午游園時過多喝惹的禍。 的確,每逢節(jié)假日或平時出外游玩,許多家長都喜歡讓寶寶喝飲料,如處理不當,極易給孩子健康帶來某些不良影響。那么,家長在給孩子喝飲料時,應注意什么呢?   1、一定要給孩子買豐富、不含任何添加劑、防腐劑的天然原汁原味飲料,并注意生產日期和批號別超過保質期;留意識別偽劣及變質飲料;   2、一次飲用不要太多,一般不超過250毫升,要慢慢喝,不宜暴飲,否則會導致消化不良,引起腹瀉;   3、不能用飲料代替喝水,最好事先自備一瓶冷開水或購買礦泉水,飲料只能作為輔助飲用;   4、孩子飯前飯后30分鐘內不宜喝飲料,因為這樣會稀釋胃內消化液。更不能用飲料代替湯或稀飯

  • 孕婦如何正確服用達菲
    孕婦如何正確服用達菲

      近日起,用于治療甲流的中國版“達菲”——磷酸奧司他韋膠囊正式進入我市零售藥店銷售。但因該藥太緊俏,只有和平藥房等極少數(shù)藥房有售,其他多數(shù)藥店仍然無貨,正在緊急調配之中。   專家提醒稱,國產“達菲”屬于處方藥,必須憑醫(yī)師處方才能購買。同時,“達菲”主要用于治療而非預防,一旦濫用或過量使用,可能對人體產生耐藥性等危害。   和平藥房總店半天賣光   “暫時還沒有。”昨日上午,記者輾轉江北區(qū)、南岸區(qū)及渝中區(qū)的和平、桐君閣[8.95 -3.56%]、萬和等十多家藥房,一聽是咨詢是否有“達菲”銷售,工作人員均稱,自從北京、上海等地藥房6日開始可銷售“達菲”后,每天都有大量的市民們到藥

  • 專家建議兒童慎用達菲
    專家建議兒童慎用達菲

      兒童使用達菲和“樂感清”可能產生嘔吐等副作用,還可能失眠、做噩夢等。   據(jù)新華社電 英國牛津大學醫(yī)學專家說,由于尚無確鑿臨床證據(jù)證實達菲等抗病毒藥物不會產生副作用,這類藥物對兒童而言可能弊大于利,使用時需謹慎。   專家建議,英國政府應重新考慮對所有出現(xiàn)甲型H1N1流感癥狀患者普遍使用達菲的做法,調整流感防控策略。   牛津大學臨床醫(yī)學專家馬修·湯普森與同事卡爾·赫尼根合作,選取2629名年齡在1歲至12歲之間的兒童為試驗對象,對他們在季節(jié)性流感流行時使用達菲和另一種抗病毒藥物“樂感清”的情況,展開系統(tǒng)性臨床研究。   普遍用達菲不可取   兩人在近期發(fā)表于《英國醫(yī)學雜志》網絡版的研究報告中說,達菲和“樂感清”雖然能將兒童流感患者的癥狀

  • 寶寶得的是手足口病嗎?
    寶寶得的是手足口病嗎?

      小洋洋雖然剛剛2歲多,可已經有好幾個月的“園齡”了。冬天到了,天氣不僅越來越冷,而且還總是變天。今天媽媽來接小洋洋時,發(fā)現(xiàn)他顯得無精打采的樣子,不像平時那樣活蹦亂跳。媽媽趕快摸了摸小洋洋的頭和手,感到有些熱乎乎的,以為他感冒了,回到家趕快給服用了治療感冒的藥。第二天幼兒園的老師打來電話,說小洋洋的身上出了好多米粒大的紅疹子,幼兒園的保健醫(yī)看過后,認為可能是出“水痘”,讓媽媽趕快把小洋洋接回家。一是怕傳染給別的小朋友,要立刻進行隔離;二是應該得到家里人的精心護理,避免病情加重。   回到家的第二天,小洋洋身上的紅疹子就開始變大了,有的如黃豆大小,里面還有些液體。醫(yī)生檢查后診斷為“水痘”,并向媽媽詳細指導了水痘的護理方法。與此同時,醫(yī)生再三強調不要讓小洋洋與正在使用激素治療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