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合適的報三個興趣班。
因為過多的興趣班如果孩子沒有學進去,沒有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只會讓孩子喪失興趣?;旧蠄?個興趣班是周一到周五的晚上的時候可以給孩子報上一個班,但是這個興趣班最好是以孩子自己喜歡的為主,這樣才能學習娛樂兩不誤。然后接下來的周六可以給孩子報上一個班,周日的時候給孩子報上一個班。
不同的年齡階段可以開始學習不同的興趣愛好。
3歲英語班。正常兒童4歲時便能掌握母語的全部語音,越早接觸外語越有優(yōu)勢。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寶寶1~2歲就開始親近英語,3歲以后跟著老師正規(guī)學習比較好。
3歲以上舞蹈班。舞蹈對于孩子的身體柔韌性發(fā)展有較好幫助,學習舞蹈可以從3歲以上開始接觸啟蒙教育,對培養(yǎng)寶寶的律動和節(jié)奏感有益。 專業(yè)舞蹈訓練的強度大、時間長,對10歲以下孩子的生長發(fā)育不利,建議等到10歲以上再學。
4歲繪畫班。每個寶寶發(fā)展都有差異,最早在8~9個月,最晚2歲左右,就可以開始讓寶寶進行第一步的涂鴉探索了。這實際上是讓寶寶開始接觸筆和紙,感受手的運動對白紙產(chǎn)生的影響。 真正報班跟著老師學習,一般從4歲左右開始比較適合。,父母應(yīng)鼓勵寶寶在畫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感興趣的內(nèi)容,而不是畫父母感興趣的主題。
4~6歲學溜冰。溜冰需要孩子具備相當?shù)钠胶飧屑跋轮珔f(xié)調(diào)控制能力,3歲以內(nèi)最好不要學習。4~6歲是學溜冰的適齡期,這個階段寶寶更容易掌握溜冰的竅門。
4歲半學鋼琴。學習鋼琴,需要寶寶的認知能力發(fā)展到一定水平,最起碼能認識簡單的五線譜,以及具備一定的聽力,還包括手部精細動作的發(fā)展。 一般兒童從4歲半之后學鋼琴較適宜,之前最好讓寶寶先聽聽好的音樂,培養(yǎng)對音樂的感受力。
5歲書法班。這個時候孩子還沒有正式學習識字,學習書法主要是為了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和坐姿,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書法是一種技巧性很高的藝術(shù),真正領(lǐng)悟書法并掌握其要旨,3年級開始較為適當,因為這個年齡已適應(yīng)學校生活,對文字的理解也較深。
5歲以上游泳班。父母可以從小多帶寶寶在水里玩,但正式學游泳的最佳年齡是5歲以后。如果寶寶在4歲到5歲之間,家長又非常想給他報游泳訓練班,最好選擇能夠一對一或者小班教學,而且課程安排相對寬松自由的。
5歲后科技班。年齡太小的孩子理解能力跟不上,對很多事情沒概念,比如做航模,他們可能連基本的金屬材料、塑料材料、木質(zhì)材料都分不清楚。一般建議孩子5歲以后,可以嘗試參加此類的興趣班,一開始可以做些如拼接類的簡單活動。如果要進行正規(guī)培訓,最好在選在10歲左右。
5~6歲學小提琴。小提琴演奏對手小、指尖小肌肉群正在發(fā)育的三四歲幼兒來說過于勉強,長時間練習容易使寶寶手指骨骼疼痛。 寶寶5~6歲開始學習比較適當,每次練琴最好控制在30分鐘以內(nèi)。 小學3年級棋藝班 學習棋類要看孩子是否能坐得住,是否知道棋上的文字。這兩種棋都有很難的專業(yè)術(shù)語,如果要充分了解,一般是從小學3年級開始。
誤區(qū)1:只重結(jié)果,忽視過程
很多時候,學琴的父母只注重孩子學會了哪支曲子;學畫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畫了一幅完整的畫;學珠算的父母只注重其算得是否快;學跳舞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學會了跳支完整的舞。
只看重結(jié)果,無論是給孩子還是給老師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其實教孩子,學習的過程遠比結(jié)果更重要。在學習的過程中,能調(diào)動他們多個器官、多種感覺,培養(yǎng)多方面能力。比如學習彈琴,手眼耳的協(xié)調(diào)非常重要,耐性、毅力、戰(zhàn)勝困難的能力決定著他是否能學習下來,而經(jīng)過自身努力戰(zhàn)勝困難后的成就感也使他心情愉悅。貫穿在孩子學習過程中的這些品質(zhì),父母可能看不到,但卻對孩子的未來影響深遠。
再有,在學習過程中,一些基本功可能只是學習中的一個小節(jié),比如跳舞,一個舞步要練好長時間,給父母的感覺是孩子幾次課什么正經(jīng)的也沒學,但實際上,基本功的訓練是為讓孩子能完整跳下整個舞蹈而打下良好基礎(chǔ)?;竟θ绻辉鷮?,學到一定程度可能就學不下去了。
誤區(qū)2:周末上興趣班如同趕場,沒了親子時間
有些父母不在乎花錢多少,在周末給孩子報了一個又一個興趣班,英語、影視表演、鋼琴,孩子忙,父母也跟著一起忙。本來上一星期幼兒園就沒多少時間陪孩子,而周末又全用來上興趣班了。
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是離不開親情的,與父母在一起,是使他們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基礎(chǔ),如果忽視幼兒心理以及親情的交流,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變得不聽話、愛發(fā)脾氣等等。今后容易與子女在心理上產(chǎn)生隔閡,難以溝通。
一味地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容易使孩子疲勞、厭倦。今后他可能對什么都知道一點兒,但對哪個都不精。不如只選擇一兩項重點學,學會了再學其他項目。孩子如果在哪個項目上特別有潛力,就要多花時間重點培養(yǎng)。
誤區(qū)3:把自己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小時候條件不好,沒有條件實現(xiàn)理想,而有了孩子后,就把理想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比如有位父母,英語頂呱呱一直是他的夢想,他就讓孩子很小就上英語班學習英語,而成績稍有不好批評一通。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如果大人把自己感興趣的強加給孩子,讓孩子肩負起父母的愿望,那孩子的負擔就太重了,孩子學習起來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此,應(yīng)該尊重孩子的興趣,讓他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對于感興趣的事,孩子能學得又快又好。而父母自己的理想,還是自己努力去接近目標吧!
誤區(qū)4:認為坐在教室里才是真正的學習,忽視生活中的教育
有些父母忽視自己的能力,認為只有帶著孩子上這個班、那個班,讓孩子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在小椅子上聽老師講課,才算是真正的學習,對生活中的知識反而視而不見。
重視孩子的教育,無疑是最有價值的投資,但不能一味地投資而忽視孩子的感受。既然是興趣班,就一定要從興趣出發(fā),只要孩子有興趣,就能自主學習,快樂地享受學習的樂趣。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