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
春季排四季之首,新的輪回從此開啟。春,代表著溫暖、生長,植物發(fā)芽,風和日暖,鳥語花香,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季節(jié)的氣溫、日照、降雨,處于一年中的轉折點,趨于上升或增多。春季,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隨陽氣上升而萌牙生長,春季是萬物生長、春耕播種的季節(jié),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
春季起始—結束:
依據天象變化劃分:傳統(tǒng)上是以“立春”(斗指寅,太陽達黃經315°時)作為春季的起點,至“立夏”結束。
依據氣溫變化劃分:近代采用學者張寶堃的“候平均氣溫”劃分,以候平均溫度(連續(xù)5天氣溫的平均)從10℃以下穩(wěn)定升到10℃以上時作為春季開始,至候平均溫度22℃以上(入夏)時結束。
夏季
夏季萬物至此皆盛,是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季節(jié)。溫度升高,天氣炎熱,狂風暴雨頻發(fā),萬物盛長。夏季是風暴最多的季節(jié),常伴隨著大風、暴雨。北半球夏季,大陸受熱氣壓上升形成低氣壓,海洋恒溫溫度相對較低形成高氣壓,根據環(huán)流,夏季吹的是東南風。夏季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全年最長。
夏季起始—結束:
依據天象變化劃分:以“立夏”(斗指東南,太陽達黃經45°)作為夏季的起點,至“立秋”結束。
依據氣溫變化劃分:以候平均溫度穩(wěn)定升到22℃以上時作為夏季開始,至候平均溫度22℃以下時結束。
秋季
秋季是收獲季節(jié),意味著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秋季的前兩個節(jié)氣立秋、處暑,還是酷熱天氣,因太陽所帶來的熱力未減弱,所謂“熱在三伏”,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造成三伏天濕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東南風,而東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氣潮濕,風的潮濕造成了三伏天濕度大;到了深秋之后則相反,吹西北風,而西北方是干燥的內陸,干燥的西北風造成深秋之后氣候干燥。秋季前兩個節(jié)氣的氣候特征為潮濕、悶熱,秋季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節(jié)氣之后,自白露起漸漸趨向涼爽、干燥。隨著進入深秋,氣候由熱轉涼,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jié)。秋季最明顯的變化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fā)黃,并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
秋季起始—結束:
依據天象變化劃分:以“立秋”(斗指西南,太陽達黃經135°)作為秋季的起點,至“立冬”結束。
依據氣溫變化劃分:以候平均溫度從22℃以上穩(wěn)定降到22℃以下作為秋季開始,至候平均溫度降到10℃以下時結束。
冬季
冬季,陰陽轉變,萬物由收到藏,植物生氣閉蓄。進入立冬后意味著秋季少雨干燥氣候漸過去,轉為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特征。北半球的太陽高度小,白晝時間短。所謂“熱在三伏”,冷在三九”,冬至為"一九天",冬至之前還不算很冷,冬至過后強冷空氣南下頻繁,并越過了南嶺,氣溫驟降,天氣寒冷。冬季真正寒冷,是在冬至后。
冬季起始—結束:
依據天象變化劃分:以“立冬”(斗指西北,太陽達黃經225°)作為冬季的起點,至下一“立春”結束。
依據氣溫變化劃分:以候平均溫度穩(wěn)定降到10℃以下為冬季的開始,至候平均溫度10℃以上時結束。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