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教育資訊>節(jié)日大全>立冬節(jié)氣的由來和風俗

立冬節(jié)氣的由來和風俗

2021年09月01日 10:15出處:親親寶貝網(wǎng)作者:親親寶貝網(wǎng)閱讀次數(shù):73
立冬節(jié)氣的由來和風俗:“立冬"節(jié)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 是24節(jié)的第19個節(jié)氣。我國古時民間規(guī)矩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对铝钇呤蚣狻?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耙馑际钦f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
1

立冬節(jié)氣的由來

“立冬"節(jié)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 是24節(jié)的第19個節(jié)氣。我國古時民間規(guī)矩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对铝钇呤蚣狻?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耙馑际钦f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看來,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冬”這個字在漢文的意思里極為絕妙,一是它與凍同音, 人們聽到冬聲,即會聯(lián)想到凜洌的北風和寒冷的霜雪;二是它為無絲可傍身御寒的“終”字,意為天地萬物的活動都趨向休止,準備蟄伏過冬。人們一年可收成或勞累的時間也應該結束了,是收藏、補冬和養(yǎng)精蓄銳等待來春的時候了。

2

立冬節(jié)氣的風俗

吃餃子

餃子的原名據(jù)稱叫“嬌耳”,是我國醫(yī)圣張仲景首先發(fā)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至今還在我國民間流傳著。“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立冬意味著冬天的到來,天涼了,耳朵暴露在外邊很容易就被凍傷了,因此,吃點長得像耳朵的餃子,補補耳朵,這可是家里人對親人最貼心的關懷了。

補冬

立冬后,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在南方,人們會吃些滋陰補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如雞鴨肉等,有的還會和中藥一起煮來增加藥補的功效。

冬學

冬天夜里最長,而且又是農閑季節(jié),在這個季節(jié)辦“冬學”是最好的時間。冬學非正規(guī)教育,有各種性質:如“識字班”,招收成年男女,目的在于掃盲;“訓練班”招收有一定專長的人,進行專業(yè)知識訓練,培養(yǎng)人材;“普通學習班”主要提高文化,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冬學的校址,多設在廟宇或公房里。教員主要聘請本村或外村里人承擔,適當?shù)慕o予報酬。

拜師

冬季里,好多村莊都舉行拜師活動,是學生拜望老師的季節(jié)。入冬后城鎮(zhèn)鄉(xiāng)村學校的學董(學校管理人員),領上家長和學生,端上方盤(盤中放四碟菜、立冬有哪些習俗:一壺酒、立冬有哪些習俗:一只酒杯),提著果品和點心到學校去慰問老師,叫做“拜師”。

有些老師人家,在立冬或冬至這天,像過大事一樣,設宴招待前來拜師的學生。在庭房掛孔子像,上書“大哉至圣先師孔子”。學生在孔子像前行脆拜禮,口念:“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未有孔子,孔子以后孰如孔子!”然后學生向老師請安,禮畢,學生分頭在老師家中做一些家務活。

賀冬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肴,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彼未糠甏巳眨藗兏鼡Q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jié)。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見顧祿《清嘉錄》卷十一)。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tǒng)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