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1.寶寶膽小的原因 |
2.孩子膽小害怕的表現(xiàn) |
3.克服膽小的方法 |
4.孩子膽小父母需注意事項 |
1、孩子的生活圈子過于小
有些孩子平素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里,特別是由爺爺奶奶照看的孩子,很少出去玩,接觸外人也少,依賴性較強,不能獨立地適應(yīng)環(huán)境。這樣的孩子一見生人就躲藏,生人一抱他就哭鬧,如果送幼兒園,碰上新環(huán)境、新老師更是膽小
2、家長喜歡嚇唬孩子
有些孩子在家里不聽家長的話,如哭鬧或不好好吃飯時,家長就用孩子害怕的語言來嚇唬他,說“你再哭我把你扔在外面讓老虎吃了你”;還有的孩子不睡覺,大人藏在門后學(xué)老貓叫;有的孩子想玩泥,家長怕孩子弄臟衣服,說“泥里有蟲子咬你的手”,用這些恐嚇孩子,從而使孩子失去了安全感,而形成膽小怯懦。
3、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限制過多
如到公園時去玩耍,不讓孩子去爬山恐怕摔下來,不讓孩子去湖邊玩怕掉下去等等。造成孩子不敢從嘗試與實踐中獲得知識,取得經(jīng)驗,這也造成膽小怯懦。
1、怕黑
寶寶怕黑主要跟他想象能力的增長有關(guān)系,寶寶會把和黑暗有關(guān)的一些可怕的事物,和自己建立聯(lián)系,使得自己產(chǎn)生恐懼的心理。
想要幫助寶寶不怕黑,光是說教沒有太大意義,主要在于父母在黑暗面前的態(tài)度,如果父母很放松,那么孩子就會逐漸克服怕黑的心理。
2、怕敲門
寶寶害怕敲門聲,很有可能和他先前的生活經(jīng)驗有關(guān)。
再遇到這種情況時,媽媽不要立即丟下寶寶一個人,可以帶著寶寶一起去開門,或者給寶寶充分解釋后,獲得寶寶的允許之后,媽媽才能單獨去開門。幾次之后,寶寶便會逐漸克服對敲門聲的恐懼感。
3、依賴父母
可以說2歲多的寶寶,生活中最大的煩惱便是與親人的分離,分離后寶寶往往會體驗到負性的情緒,我們一般稱之為分離焦慮。
同時,如果寶寶入園,在一個同伴較多的、充滿競爭的環(huán)境里,寶寶還會出現(xiàn)陌生人焦慮以及同他人交往時的羞怯。
家長可以在這段時間多讓孩子單獨和同齡小朋友相處,一方面降低孩子對成人的依賴,另一方面要提高寶寶對同伴的興趣。當寶寶具備了同伴交往經(jīng)驗以后,便不會對入園產(chǎn)生恐懼。
4、怕大聲
寶寶對噪音產(chǎn)生不安的反應(yīng)是非常正常的,這個時候父母不需要做額外的特殊處理,只要將寶寶的不安心情講述出來,讓寶寶知道你是理解他的恐懼的就可以了。
寶寶由于發(fā)育階段,他們對很多聲音都很敏感,如果聽到音量較大的聲音,他們就會立刻緊張起來,從而產(chǎn)生恐懼心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