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飲食健康>中醫(yī)養(yǎng)生>萊菔子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萊菔子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2018年10月26日 15:33閱讀次數(shù):2013
標(biāo)簽:中醫(yī)養(yǎng)生
萊菔子也是我們比較熟知的白蘿卜干燥成熟的種子,同時也是中醫(yī)中一味藥用價值比較高的中藥材,下面詳細(xì)了解一下萊菔子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1

萊菔子的主要功效

萊菔子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性味歸經(jīng)】辛、甘,平。歸脾,胃、肺經(jīng)。

主治: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用于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jié),積滯瀉痢,痰壅喘咳。

1、食積氣滯證

本品味辛行散,消食化積之中,尤善行氣消脹,故多用治食積氣滯所致脘腹脹滿、噯氣吞酸、腹痛等,常與山楂、神曲、陳皮等同用,如《丹溪心法》保和丸。

2、咳喘痰多、胸悶食少

本品既能消食化積,開胃進食,又能化痰止咳、降氣平喘,且作用較強,常用治痰涎壅盛,咳嗽氣喘,胸悶。而兼食積者尤宜。

3、祛黃褐斑

萊菔子氣味甘辛,有調(diào)和脾胃、升降氣機、消食化積之作用,通過「祛痰癖、化積滯、散淤血」而達(dá)到祛斑效果。

4、治老年習(xí)慣性便秘

炒萊菔子含有豐富的油脂,油脂本身就有養(yǎng)陰益氣,潤腸通便之功能,所以治療老年習(xí)慣性便秘會有良效。

2

萊菔子的藥理作用

萊菔子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1、本品含少量揮發(fā)油。并含芥子鹼、芥子鹼硫酸氫、萊菔子素以及生物鹼、黃酮等。

2、本品生用或炒用均能增強兔離體迴腸的節(jié)律性收縮作用、抑制小白鼠的胃排空作用、提高豚鼠胃幽門部環(huán)行肌緊張性和降低胃底縱行肌緊張性,炒用作用大于生用。

3、炒萊菔子能明顯對抗腎上腺素對兔離體迴腸節(jié)律性收縮的抑制。本品水提物及所含芥子鹼硫酸氫鹽有顯著的降壓作用,其醇總提取物也有降壓作用。

4、本品水提物對葡萄球菌及大腸、痢疾、傷寒等桿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水浸劑對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其水提物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萊菔子可降氣行滯消食,能耗氣傷正。凡正氣虛損、氣虛下陷、大便溏洩者不宜服用。

3

萊菔子的藥用附方

萊菔子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1、治積年上氣咳嗽,多痰喘促,唾膿血:萊菔子一合,研,煎湯,食上服之。(《食醫(yī)心鏡》)

2、治百日咳:白蘿卜種子,焙燥,研細(xì)粉。白砂糖水送服少許,一日數(shù)回。(《江西中醫(yī)藥》(12):1963)

3、治齁喘痰促,遇厚味即發(fā)者:蘿卜子淘凈,蒸熟,曬研,姜汁浸蒸餅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以口津嚥下,日三服。(傅滋《醫(yī)學(xué)集成》清金丸)

4、治高年咳嗽,氣逆痰痞:紫蘇子、白芥子、蘿卜子。上三味各洗凈,微炒,擊碎,用生絹小袋盛之,煮作湯飲。隨甘旨,代茶水啜用,不宜煎熬大過。(《韓氏醫(yī)通》三子養(yǎng)親湯)

5、治一切食積:山查六兩,神曲二兩,半夏,茯苓各三兩,陳皮、連翹、蘿卜子各一兩。上為末,炊餅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遠(yuǎn),白湯下。(《丹溪心法》保和丸)

6、治氣脹氣臌:萊菔子,研,以水濾汁,浸縮砂一兩,一夜,炒干,又浸又炒,凡七次,為末。每米飲服一錢。(《朱氏集驗醫(yī)方》)

7、治痢疾有積,后重不通:萊菔子五錢,白芍葯三錢,大黃一錢,木香五分。水煎服。(《方脈正宗》)

8、治風(fēng)秘氣秘:蘿卜子(炒)一合,擂水,和皂莢末二錢服。(《壽域神方》)

9、治中風(fēng)口噤:蘿卜子、牙皂莢各二錢。以水煎服,取吐。(朱震亨)

10、治風(fēng)頭痛及偏頭痛:萊菔子半兩,生姜汁半合。上相和研極細(xì),絞取汁,入麝香少許,滴鼻中搐入,偏頭痛隨左右用之。(《普濟方》)

11、治小兒盤腸氣痛:蘿卜子炒黃,研末。乳香湯服半錢。(《仁齋直指訪》)

12、治牙疼:蘿卜子二七粒,去赤皮,細(xì)研。以人乳和,左邊牙痛,即于右鼻中點少許,如右邊牙疼,即于左鼻中點之。(《圣惠方》)

13、治跌打損傷,瘀血脹痛:萊菔子二兩,生研爛,熱酒調(diào)敷。(《方脈正宗》)

14、治脾氣虛,心腹脹滿,胸膈不利,少思飲食:蘿卜子五兩(炒令熟,搗細(xì)羅取末一兩,余者有油,別爛研如膏),沉香一分,白朮一分,草豆蔻一分(去皮)。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入前蘿卜子末,及別入白 砂糖一錢半,同研令勻。每服一錢,細(xì)嚼后以米飲下。其蘿卜子膏別入草豆蔻末一分,白砂糖三分,拌令勻,每取半棗大,亦細(xì)嚼,米飲下,并不計時候服。(《圣 惠方》)

15、治小兒傷食腹脹:蘿卜子(炒)、蓬莪術(shù)各一兩,胡椒半兩。上為細(xì)末,麵煳為丸如黃米大,不拘時候,蘿卜湯下,每服十五至二十丸。(《百一選方》褐圓子)

16、治小兒腹脹:蘿卜子(炒)、紫蘇梗、干葛(葛根)、陳皮各等分,入甘草少許,煎服。食少加白朮。(《萬氏家抄方》)

17、治小兒腹脹如鼓,氣急滿悶:蘿卜子半兩(用巴豆肉一分,拍破,同炒黑色,去巴豆不用,止用蘿卜子),木香一分。上為細(xì)末,用蒸餅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橘皮湯下,食后,日三服。(《葉氏錄驗方》賺氣丸)

18、治習(xí)慣性便秘:萊菔子、當(dāng)歸各20g,加6倍量水,煎熬2h,共煮兩次,取濾汁加蜂蜜200g,煮沸,每日服200ml。

19、治痰嗽:苦杏仁(去皮、尖)、蘿卜子各半兩。為末,丸服。(《丹溪心法》)

20、治咳嗽痰喘:萊菔子9g,白果9g,熟地黃18g,陳皮6g,苦杏仁9g。水煎服。(《中藥臨床應(yīng)用》萊菔白果湯)

21、治消渴后變成水氣,令作小便出:蘿卜子三兩(炒令黃),紫蘇子二兩(微炒)。上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桑根白皮湯調(diào)下二錢,日三四服。(《圣惠方》)

22、治干腳氣、心腹妨悶,腳膝疼痛:蘿卜子一兩〔微炒),羌活一兩。上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圣惠方》)

4

萊菔子用藥禁忌

萊菔子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1、萊菔子祛痰作用較好,但只宜用于痰濕盛或寒痰內(nèi)停者,不可用于感冒痰多咳嗽、肺炎痰多色黃等有明顯感染癥狀者。

2、用于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屬脾虛痰濕型或肺寒痰喘型效果較好。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