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脫發(fā):將豬膽汁倒入半面盆溫水中,攪拌后洗頭或患處,把油脂狀鱗屑清除干凈,再用清水沖洗,每日一次。此方尤適用于脂溢性脫發(fā)。
2、治暴發(fā)火眼:豬膽l個(或雞膽2個),白糖50克, 將豬膽汁(或雞膽汁)倒入碗內(nèi),上火蒸熱,加入白糖飲服。用治上焦火盛所致的眼痛,癥見紅腫流淚、刺痛、怕光、眼屎多。
3、治牛皮癬:豬膽一個,刺破,將膽汁放在小碗內(nèi),加入明礬(如黃豆大),待溶化后用膽汁搽患處,每曰2次,連用7天。此方治療多年皮癬、頑癬效果神奇。
4、治腮腺炎:鮮豬膽汁若干個,大黃10克,青黛3克,將大黃研細粉后與青黛同豬膽汁調(diào)成糊狀,敷患處。24小時1換,一般3次可愈。
5、治消化不良:取豬膽汁烘干制成3%豬膽汁粉糖漿,6個月以下兒童每日4毫升,6個月~1歲6毫升,1~4歲8毫升,4~7歲10毫升,分3~4次內(nèi)服,連服3~5天。
6、淋巴結(jié)核:鮮豬膽汁500毫升,醋250毫升,夏枯草50克(研細粉),松香2克。將膽汁與醋放鍋內(nèi)熬熱、攪勻,待沸后加入夏枯草粉、松香,熬至濃縮成膏狀,取出備用。若淋巴結(jié)核未破潰,可直接敷患處,已破潰后可做膏藥外貼,有消腫散結(jié)、活血化瘀、生肌收口之效。
7、濕疹:鮮豬膽汁50克,大黃15克,黃連15克。將大黃、黃連研細粉后倒入豬膽汁,拌勻。濕疹無滲出者可將上藥拌勻成糊狀后,均勻地涂于患處,每日1次;若有滲出,可將拌勻后的藥面待其干燥后,直接撒于患處。一般每日1次,若濕疹嚴重,可每日2次。
8、傳性傳染性肝炎:將鮮豬膽汁烘干研末,根據(jù)病情輕重,每日服3~5克,每日3次,連用15天為1療程。
9、鼻炎:藿香20克,蒼耳子12克,豬膽汁適量。藿香研為細末,用豬膽汁調(diào)拌成糊,蒼耳子煎湯。飯后送服藿香糊,每次服10克,每日2次。
10、痔瘡:取豬膽汁、紅糖適量,對水少許,共熬成膏,攤涂于藥用紗布上,敷于患處。適用于乳房紅腫未化膿者。
11、中耳炎:鮮豬膽汁適量,白開水適量,二者倒入盆中攪勻,趁熱熏洗患處,每日2次,每次20分鐘左右。此法最宜外痔。
12、中耳炎:鮮豬膽汁100克,曬干或烘干后加入白礬5克,桑枝10克(炒炭研細粉),共研細粉后吹入耳內(nèi),每日早晚各1次。
(一)治陽明病
津虧熱盛便秘證
豬膽汁導法證
證見:大便硬結(jié)難下,近于肛門又難以排解,不思飲食,腹部脹滿,或有腹痛,小便黃,或有發(fā)熱,譫語煩躁,舌質(zhì)微紅,苔薄黃少津,脈弦細而數(shù)者(232),證質(zhì)為津虧熱盛,大便干秘。治用豬膽汁導法。方中豬膽汁苦寒,能清熱潤燥通便。故用豬膽汁和少許醋,以灌入肛門內(nèi),如一時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
(二)治少陰病
戴陽證
白通加豬膽汁湯證
見證、證質(zhì)、證治、證方(見蔥白條)。
豬膽汁在白通加豬膽汁湯中,合人尿咸寒苦降,能引陽藥入陰中,以解陰陽格拒之勢,使白通湯充分發(fā)揮破陰回陽的作用。
{三)治霍亂病
陽亡陰竭證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證
證見:頻繁吐利后,無物可吐,無物可下,且伴有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脈微欲絕者(390),證質(zhì)為吐利過重,陽亡陰竭。治用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方中以通脈四逆湯回陽救逆;豬膽汁苦寒性潤,用意有三:一則借其寒性,引姜附熱藥入陰,以免盛陰對辛熱之藥格拒不受;二則借其潤燥滋陰之功,以補充吐下后傷陰之虛竭;三則制約辛熱傷陰燥血之弊。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