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性:苦、辛,溫。入脾、胃、肺、大腸經(jīng)。
主治:燥濕化痰,下氣除滿。凡濕阻中焦,或胃腸積滯,氣機失暢之脘腹脹滿皆可應用,尤以去實滿擅長。入肺經(jīng),能消痰下氣,「降衝逆而止嗽,破壅阻而定喘(《長沙藥解》),適用于痰濕內阻、肺氣壅逆之喘咳胸悶。
1.治濕阻氣滯證-脘腹脹滿,舌苔白膩者等
本品苦燥辛散,既能燥濕,又能行氣。「主治多在中焦」(《本草思辨錄》),「善破壅塞而消脹滿」(《長沙藥解》),為消脹除滿之要藥。凡濕阻中焦,或胃腸積滯氣機失暢之脘腹脹滿皆可應用,尤以去實滿擅長。若治濕滯中焦之脘腹脹滿,舌苔白膩者,常與蒼術、陳皮、甘草等同用,如平胃散(《和劑局方》)。治胃腸積滯之便秘腹脹,常與大黃枳實同用,如厚樸三物湯(《傷寒論》)。
2.治痰飲喘咳-咳嗽喘逆,胸滿煩躁,咽喉不利者等
本品苦燥而降,能燥濕化痰,下氣平喘。適用于痰濕內阻,肺氣壅逆之喘咳胸悶,每與紫蘇子、陳皮、半夏等同用,如蘇子降氣湯(《和劑局方》)。若治寒飲化熱,咳嗽喘逆,胸滿煩躁,咽喉不利,痰聲轆轆者,常與麻黃、石膏、杏仁等同用,如厚樸麻黃湯(《金匱要略》)。治宿有喘病,復感風寒,表證未解而微喘者,可與桂枝、杏仁、生姜等同用如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傷寒論》)。
此外,本品燥濕消痰,下氣寬中,與半夏、茯苓、紫蘇葉等配伍,可用治痰氣搏結于咽喉所致的梅核氣。
厚樸配麻黃:厚樸苦能下氣平喘,溫能燥濕消痰;麻黃性主升散,宣肺平喘。兩藥伍用,一宣一降,使肺氣得以宣肅,適用于痰飲喘咳
厚樸配大黃:厚樸味苦而降洩,氣辛而散結,故有行氣消痞、通積導滯之功;大黃苦寒沈降,善能洩熱兩藥同用,可增強瀉下,消積之功,用于腹脹便秘者。
厚樸配枳殼:厚樸善于除脹;枳殼善于消積。兩藥配伍,相須為用,下氣除滿力強,適用于氣滯食積、脘腹脹滿。
厚樸配山楂:厚樸味苦而降洩,氣辛而散結,有行氣消痞,通積導滯之功;山楂酸甘,功善消食化積。兩藥伍用,共奏行氣消食之功,用于食積氣滯,噯腐吞酸,脘腹脹痛,痞滿不舒。
厚樸配半夏:厚樸能燥濕消痰,下氣寬中;半夏能辛開散結,化痰消痞。兩藥合用,共奏行氣解郁,化痰散結之效,適用于七情郁結,痰氣互阻之梅核氣證
厚樸配杏仁:厚樸消痰下氣散滿;杏仁宣肺降逆平喘。兩藥合用,有宣肺下氣,消痰平喘的功效,用于氣逆喘咳。
厚樸配紫蘇子:厚樸功善燥濕消痰,下氣平喘;紫蘇子長于降肺氣,化痰涎。兩藥伍用,共達消痰涎而平喘咳之功,用于痰飲阻肺,肺氣不降,咳喘胸悶者。
1.促消化及保護胃黏膜作用
厚樸醇提物5、15g/kg次性灌胃給藥,可明顯抑制小鼠HCI型潰瘍形成,對抗番瀉葉性小鼠腹瀉;3、10g/kg對大鼠膽汁流量有明顯促進作用。鹽酸雷尼替丁和吲哚美辛-乙醇可引起小鼠胃潰瘍,連續(xù)給予10g/kg的「發(fā)汗」厚樸3天后,潰瘍指數(shù)顯著降低。幽門螺桿菌是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病塬體,高濃度(0.75g/L)和厚樸酚對幽門螺桿菌具有抑製作用;而在遠低于最低抑菌濃度時,和厚樸酚可有效抑制空泡毒素A的形成和分泌。
2.抗炎、鎮(zhèn)痛作用
厚樸乙醇提取物5、15mg/kg一次性灌胃給藥,可延長熱刺激引起的小鼠甩尾反應的潛伏期;連續(xù)給藥3天,末次給藥后30分鐘,可減少乙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升高,并明顯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腫脹及角叉菜膠型小鼠足腫脹,提示厚樸具有顯著的抗炎鎮(zhèn)痛作用。厚樸乾皮、根皮、枝皮、葉、花水提物均具有鎮(zhèn)痛作用,且厚樸根皮、枝皮、葉、花可以代替厚樸乾皮用于鎮(zhèn)痛。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