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經(jīng)常晚接孩子有可能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幼兒園最后一個被接走的寶寶,其實內(nèi)心可能會偷偷和別的小朋友比較,甚至是會感到孤獨,沒有安全感,感到恐慌。
尤其是剛?cè)雸@的小朋友,本就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反之最早被接走的孩子內(nèi)心其實都非常雀躍,會被很多孩子羨慕,孩子內(nèi)心會很自信。
大人早出現(xiàn),代表的是對孩子的關注和重視,孩子能體會到,相比其他家長較晚出現(xiàn)的孩子,由此帶給孩子的自尊感和自我價值感也會高,“看吧!我媽媽/爸爸是第一個來接我的!”高的自尊感和價值感給孩子帶來自信。
但是如果家長總是第一個來接的,突然有一天家長不能第一個來接,孩子可能會失望甚至抱怨家長為什么沒有第一個來,因為家長的一貫早來已經(jīng)成為孩子炫耀的資本。
尤其需要重視的是,一定要避免總是最后接走孩子,偶爾的一兩次不會對孩子產(chǎn)生影響,但如果經(jīng)常如此,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會比較低,因為長期目睹班里的其他孩子被一個個興高采烈地接走,而自己總是最后被接走,甚至還要搬起小板凳在園區(qū)門前等候,無形中已經(jīng)給了孩子一種標簽——你是不被爸媽重視的孩子,孩子會感覺到一種被遺棄的感受,由此帶來的孤獨感和無助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1、要“走路回家”。家長在接孩子時,可以給予孩子溫暖的擁抱,但仍然要注意堅持讓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一方面,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完全能夠做到自己走路回家;另一方面,堅持讓孩子自己走回家,也是給孩子一種他已經(jīng)長大了的心理暗示,這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成熟。
2、要“主動溝通”。為了幫助孩子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家長要主動與孩子溝通。聊一聊幼兒園一天的生活,談一談他結(jié)識的新朋友,給孩子講他喜歡聽的故事,陪孩子玩好玩的游戲……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3、要“保持平靜”。孩子入園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孩子剛?cè)胗變簣@時有種種不太適應的表現(xiàn),這是正常的。其實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的不適應往往受環(huán)境和成人態(tài)度的影響。建議家長朋友接孩子回家后,要盡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靜的氛圍,不要過分渲染對孩子入園問題的關注,以免造成孩子緊張的情緒。家長平和的態(tài)度是孩子很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良好外部環(huán)境。
4、要“分享快樂”。孩子來到陌生的環(huán)境,會有些心理壓力,給孩子減輕壓力最好的辦法是緩解孩子緊張的心理。孩子回到家后,家長要有意識引導孩子回憶幼兒園一天的快樂。例如,你認識哪個小伙伴了?老師帶你們做哪些好玩的游戲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