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生兒臍帶護理知識,寶媽如何做,具體該注意什么?寶寶出生后臍帶會被醫(yī)生剪斷并結扎,以至于臍帶的殘端就形成了一個開放性的創(chuàng)面,因此,在臍帶未脫落之前,新爸媽們要給寶寶的臍帶進行護理。
如果臍帶護理不當,細菌就可以在局部生長繁殖,引起新生兒臍炎,甚至還能通過臍帶進入血液,引起新生兒敗血癥,所以,新爸媽們千萬不能忽視新生兒臍部的護理。
新生兒臍部護理5大原則
寶寶臍部的護理應遵守清潔、干燥、通風、正確消毒、避免摩擦的原則。
?保持臍部清潔、干燥
一旦臍部潮濕,就很容易感染細菌,甚至引發(fā)臍炎,所以,保證臍部周圍的清潔、干燥是幫助寶寶臍部痊愈的首要原則。
建議及時觀察寶寶的排便情況,勤換尿布,避免尿液污染傷口。
?正確消毒臍帶
輕輕提起寶寶的臍帶,取蘸有75%酒精的棉簽沿一個方向由里向外涂擦。注意,一根棉簽用完后重新換取一支,切忌反復使用同一根或由外向里涂擦,以免增加感染的機會。
肚臍積水容易為細菌的生長和繁殖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所以,為了保證臍帶的干燥,寶寶在洗完澡后也要進行臍帶消毒。建議先用干棉簽將寶寶臍窩里的水處理干凈,再以同樣的方法進行臍帶消毒。
需要提醒新爸媽們的是,弄濕、弄臟或有少量異常分泌物時需要進行臍帶消毒,不必每天消毒。
提醒:避免使用爽身粉、護膚品、紫藥水等擦拭寶寶臍部。
家長千萬不要把爽身粉撒在寶寶肚臍的周圍;不能用面霜、乳液及油類涂抹臍帶根部,這對肚臍周圍的皮膚正常呼吸不利,不利于寶寶肚臍的干燥,而且有感染的危險。
其次,不要使用紫藥水,部分新生兒肚臍很長時間不脫落,或脫落后化膿,有些家長為了干燥肚臍給寶寶用紫藥水擦拭。這個方法在醫(yī)學上并不提倡,因為紫藥水的干燥效果僅限于表面,而酒精的干燥效果是從里到外的干燥。
?保證臍部通風
在保持臍部清潔、干燥的同時,還要注意臍部的通風。在臍帶殘端部覆蓋藥物或包扎,不會減少臍炎的發(fā)生,而且,如果覆蓋物過厚、不夠清潔,還會引起臍部感染。
所以,建議臍部不要蓋任何物品或包扎,一旦發(fā)現肚臍有潮濕狀況,應立即用棉簽輕輕吸干。
?避免摩擦
選擇大小適當、質地柔軟、透氣的紙尿褲或衣物。
最好選擇可以留出臍部空間的紙尿褲或尿布在臍殘端下方折疊,避免紙尿褲的腰際剛好在肚臍根部,否則寶寶活動時易摩擦到臍帶根部,導致破皮、發(fā)紅,甚至出血。
提醒:如果發(fā)現寶寶臍部有出血、膿液或臍部皮膚發(fā)紅,要及時帶去醫(yī)院進行就診。
臍部護理不當,容易誘發(fā)臍炎
臍炎是指細菌入侵臍帶殘端,并在其部位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癥。
癥狀輕的寶寶表現為臍輪與臍周皮膚輕度紅腫,或伴有少量漿液膿性分泌物;重者臍部和臍周明顯紅腫發(fā)硬,分泌物呈膿性且量多,常有臭味。
一旦出現臍炎,癥狀輕者局部用2%碘酒及75%酒精清洗,每日2~3次;嚴重的要及時就醫(yī),配合醫(yī)生給予適當的抗生素靜脈注射;如有膿腫形成,則需要切開引流。
新生兒臍帶脫落后注意事項
新生寶寶臍帶一般在出生后1~2周脫落。脫落后需要注意:
繼續(xù)保持清潔干爽;
臍部無分泌物,不必消毒;
臍窩有一點點出血或少量無異味分泌物時,可用75%酒精或0.5%碘伏擦拭消毒,直到干燥為止。
如果發(fā)現臍部有粉白色肉芽或膜、膿性分泌物、紅腫及臭味,應及時帶去醫(yī)院進行就診。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