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寶寶的鈣鐵鋅補充主要靠飲食,飲食均衡是保持營養(yǎng)均衡很重要的一方面。嬰幼兒處在生長發(fā)育的過程中,對鈣、鐵、鋅的需要量很多,但是很多家長在給寶寶補充這些營養(yǎng)時,卻存在著很多錯誤的認識,借此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些家長容易出現的誤區(qū)。
補鈣4大誤區(qū)
①骨頭湯補鈣法
實驗證明,在高壓鍋蒸煮兩個小時后,骨髓里的脂肪紛紛浮出水面,但湯里的鈣仍是微乎其微,寶寶腸胃尚未發(fā)育完全,骨頭湯里的脂肪,對寶寶來說也不那么容易消化。
②鈣鋅同補
單純的補鈣效果更好,如果把鈣和鋅混合一起服用,雖然鋅不會干擾鈣的吸收,但鈣能降低鋅的吸收,兩者同用,實際上只發(fā)揮了補鈣的作用,補鋅的功能因遭受抑制,而無法發(fā)揮出來。
③豆腐豆?jié){補鈣
雖然豆腐是植物性食品中鈣含量比較高的,但吸收率有限,不能完全滿足寶寶通過食物補鈣的需求。從鈣含量上來說,豆?jié){遠遠比不上牛奶。這是因為,大豆鈣含量雖然不算太低,但加10杯水磨成豆?jié){之后,含量就稀釋得很低了。
④每個寶寶都需要補鈣
對于大部分嬰幼兒,只要喂養(yǎng)合理,重視母乳媽媽自身的營養(yǎng),保證足夠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多種新鮮蔬果,尤其是含鐵、鈣豐富的食物的補充,且寶寶出生后又能按照醫(yī)生的建議及時服用維生素A和維生素D,適當曬曬太陽,一般是不需要補鈣的。
補維生素D 6大誤區(qū)
①母乳喂養(yǎng)不必補充維生素D
母乳中維生素D的含量差異很大,但大部分母乳含維生素D很少,所以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更需要重視補充維生素D。
②寶寶補鈣時不用補維生素D
維生素D是鈣吸收的加速器,補維生素D比補鈣更重要。
③寶寶體檢不缺鈣不用補維生素D
微量元素的鈣無診斷意義,無論寶寶是否缺鈣,都需要補充維生素D。
④維生素D很重要應多補
維生素D過量可導致中毒,如果懷疑寶寶存在攝入不足或缺乏,還是要帶寶寶去看醫(yī)生,通過完善相關檢查來判定寶寶是否出現了維生素D缺乏病,不要盲目加量補充,補充過量會導致維生素D中毒。
⑤多曬太陽就能補充維生素D
日曬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僅日曬,未必能確保維生素D的充足狀態(tài)。
⑥隔窗曬太陽也能補充維生素D
由于紫外線很容易被玻璃、防曬霜或厚衣服所阻隔,因此,冬季寒冷隔窗、或裹上厚厚的衣服曬太陽,會導致無法實現足夠的轉化量。
補鐵的4大誤區(qū)
①雞蛋補鐵
雞蛋中雖然含鐵,但鐵的吸收率較低,不能作為補鐵的首選輔食。醫(yī)生會建議給寶寶吃蛋黃,主要是讓寶寶補充蛋白質和必要的脂肪酸。
②牛奶補鐵
牛奶是貧鐵食物,但鐵的吸收率也不高。而且喂嬰兒含鐵食物或鐵劑時,最好不要同時加喂牛奶,也因為牛奶中富含磷酸鹽,會與食物或鐵劑中的鐵成分發(fā)生化學反應,使鐵發(fā)生沉淀,不利于鐵質的被吸收。
③菠菜補鐵
雖然菠菜中含鐵量較高,但其所含的鐵很難被小腸吸收,而且菠菜中還含有草酸物質,很容易與鐵作用,形成沉淀,使鐵不能被人體所利用,從而失去治療貧血的作用。
④鐵鍋炒菜補鐵
使用鐵鍋烹調,可能會增加人體鐵的攝入量。但是,鐵鍋中的鐵,屬于無機鐵,人體吸收率較差,很難起到治療和預防作用。
補鋅的4大誤區(qū)
①補鋅≠補鋅劑
2歲以下的寶寶成長迅速,是鋅缺乏的高危人群,在日常飲食中多注意鋅的攝入,補鋅最安全有效的方式是吃瘦肉,比如牛肉、豬肉,只要適當的多吃一些瘦肉,完全能讓寶寶得到身體所需的鋅。
②補鋅不可超過2個月
任何一種物質長期、過量在體內蓄積都會造成危害,補充鋅制劑也不可超過兩個月,過量補充,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過高的血鋅會抑制白細胞的吞噬作用和殺菌能力,使人體抵抗力下降,容易遭受致病菌侵襲。
③強化鋅食物別常吃
強化鋅食物或輔食不可以過多、過長時間給寶寶食用這些食品,以防鋅中毒。急性鋅中毒會出現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
④劑量療程別亂來
懷疑寶寶缺鋅,必須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根據寶寶的日常飲食情況、血清鋅檢測結果等確定寶寶補鋅的劑型、用量和療程。補鋅的同時還需要考慮鐵、鋅、銅等各種微量元素之間的相互平衡,用量和療程不對,既有可能補不到位,也有可能引起微量元素之間的拮抗作用,造成銅缺乏或是激發(fā)貧血。
各位家長對號入座下,不要再犯這些錯誤了,雖然寶寶成長發(fā)育中對礦物質的需求是關鍵所在,但是補充礦物質不要盲目進行,應該根據寶寶的身體發(fā)育情況調整,更應該用科學、正確的方法補充。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