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鼓勵嬰兒與他人交往讓嬰兒感到與人交往是很有趣的,不論是什么人。
特別要與同齡的兒童交往,因為一個人總是要在同齡人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
2、學會分享。
讓自己的孩子學會與別的小朋友分享,讓他逐步理解體會一個玩具是可以一起玩的或者輪著玩的。受歡迎的小孩經(jīng)常主動要求用其他玩具與其他小孩交換玩具。
3、學會主動。
孩子不能加入別人的游戲中時心里會難過,如果父母示范給他一些交往技巧會更好些。兩三歲的孩子更多是用動作而不是語言來進行溝通的。如教一些接近的技巧,走到其他小朋友的身邊,帶著有趣的玩具(吸引別人的注意);主動說好話,叫對方的名字,展開自己的手臂,或者做與其他小朋友一樣的動作等友好舉動。
4、尊重孩子的行動權,不要過于約束。
嬰兒到處都爬或走,不斷地探索周圍世界,父母不應過分約束,特別是當孩子與小朋友玩得正高興時,不必過于管束,這不利于孩子交往能力的發(fā)揮。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的交往。除非他們要受傷了,否則就讓孩子自己去處理自己的打架問題。
5、凡遇到孩子爭搶玩具,都讓自己孩子退讓。
這種做法顯然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影響,這樣容易令自己的孩子傷心,他會認為父母并不站自己一邊,而自己的權力受到嚴重損害,自尊心、自信心也受到打擊,會使孩子長大后不知道自己的權力,也不知道如何去主動爭取。
6、不要一味地袒護自己的孩子。
兒童的交往沖突是十分自然正確的,嬰兒通過爭奪玩具、相互追跑、扭打來了解其他的孩子或者是人,了解物我關系,使孩子能客觀、獨立地看問題。過于袒護會引起不良的后果,使孩子自我中心意識膨脹,以為自己什么行為都對,而別人什么行為都錯。這樣反而從客觀上降低了兒童的交往能力。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