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開始,原本你的乖孩子不再聽話、愛搗亂;見到陌生人或次數(shù)不多的人都會表示抗拒心理,不愿意打招呼,甚至?xí)罂?;還學(xué)會了跟你頂嘴? 而且,孩子的這些行為愈演愈烈,甚至產(chǎn)生了叛逆的心理,不管父母說什么,一律是先否定再說。這時爸爸媽媽應(yīng)該意識到孩子的“叛逆”期到了。
其實所謂的"叛逆"是孩子成長發(fā)展的標(biāo)志。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獨立性會慢慢增強,也開始敢于說"不"了,即使有時候或許會因為語言表達不清楚,但他們也會用行動來展現(xiàn)著自己。而這個時候?qū)氊悅兪呛苄枰改咐斫獾模⒔o予他們發(fā)展的空間。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幫助寶寶平穩(wěn)度過成長中所謂的"叛逆期"吧!
1第一個叛逆期:六到八個月左右
其實我們在整理了解孩子所謂“叛逆”期時往往會省略或忽略這個階段的寶寶。但這個階段寶寶確實會出現(xiàn)不少爸爸媽媽比較難理解的行為,而此刻的他們又不會言語表達,就更加容易被誤解。
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非常依賴自己的媽媽,對于陌生人或接觸少的人開始有距離感,不喜歡他們抱,甚至?xí)每迊矸纯埂?
寶寶變得不愛見陌生人了?人見人愛的寶寶,大人總想抱一抱,之前孩子也的確很配合,誰都讓抱,父母也會覺得孩子一點都不認生??墒峭蝗荒骋惶?,孩子不讓別人抱了,即使時常都見的阿姨、叔叔,這個時候也不讓抱了,一旦被抱會蹬腿、咧嘴,甩手,甚至用哭來表示反抗。此時他只要媽媽一個人抱,有時甚至爸爸抱的時候都需要媽媽哄著才可以。
這個階段的寶貝是怎么了呢?
寶寶大概6個月左右開始就認生了,他們對熟悉的人和陌生人有了區(qū)分。從這一點上其實爸爸媽媽應(yīng)該感到高興,因為這說明孩子具備了初步的觀察識別能力,同時寶貝的記憶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
這個階段的寶寶一聽到媽媽的聲音、甚至媽媽的步伐都會表現(xiàn)出很興奮。寶貝喜歡媽媽身上的味道,喜歡依偎在媽媽懷里。因為那樣對于他們來說會有某種安全感,這也是孩子成長中不可逾越的發(fā)展階段。
爸爸媽媽不要強迫,因順其自然首先,爸爸媽媽要做的不是強迫孩子,而是順其自然地讓他去接觸更多的人,慢慢讓寶寶適應(yīng)陌生的環(huán)境和陌生的人。而爸爸媽媽對一個人的態(tài)度,會讓孩子去判斷這個人是否可以接近,是友好嗎?自己安全嗎?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對孩子說:"這不是天天見面的阿姨嗎?怎么抱你還哭呀"之類的話,一旦看見孩子表現(xiàn)出反抗行為,媽媽媽媽要給予及時安慰,給孩子適應(yīng)的過程。
其次,如若有寶寶對于爸爸有距離感的, 爸爸可以在媽媽的引導(dǎo)下慢慢地接觸寶寶,讓寶寶熟悉爸爸,即使媽媽不在身邊也不會哭鬧,因為在爸爸那里同樣得到安全感,這個過程中的切忌不要有強硬態(tài)度。這樣有助于幫助寶寶建立安全型依戀,為以后的分離焦慮奠定基礎(chǔ)。
2第二個叛逆期:兩歲半到三歲左右這個階段的寶寶自我意識開始萌發(fā)。不過現(xiàn)在不少孩子在大約一歲左右就開始表現(xiàn)“叛逆”了。這不得不說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都越來越聰明了。還有一點就是現(xiàn)在的爸爸媽媽在養(yǎng)育孩子方面更加小心了,所以對孩子更早或更多地說“不”。孩子們說出的第一個不字就是從爸爸媽媽這里學(xué)來的哦。
和爸爸媽媽對著干的寶寶
大人們一貫認為聽話懂事的寶寶突然間變得不聽話了。爸爸媽媽讓他干什么,寶寶不聽,偏要自己來.譬如爸爸媽媽或者奶奶要喂寶寶吃飯,寶寶非要自己拿著勺子吃;大人不讓寶寶給妹妹喂東西,但他偏要搶著喂,大人不讓他爬高,寶寶偏要爬高……
總之,爸爸媽媽說什么,孩子不聽的同時還要反著來做。作為爸爸媽媽,在這個階段應(yīng)對孩子問題上會感到非常疲憊。
西方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有“恐怖”的兩歲之說;而東方稱孩子的三歲階段是“狗都嫌”
寶寶自我意識萌芽這個階段的寶寶的能力與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接觸的范圍越來越大,因為他們對于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他們在認識的過程中很想去控制環(huán)境。他們想以此來展現(xiàn)自己的力量。兩歲左右寶寶的自我意識萌芽,獨立性越來越強,什么都想?yún)⑴c,什么都要自己來,所以爸爸媽媽會覺得這個階段的孩子太累人了。
少給孩子做選擇題
爸爸媽媽要理解寶寶的這類行為,這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必須經(jīng)過的階段。寶寶是靠他看到的學(xué)習(xí)的。因此你和寶寶講道理是行不通的。和寶寶說時盡量少用“好不好”或”要不要“之類的選擇問題。
或許在一定程度上爸爸媽媽覺得這是“民主”。但事實上正好給了孩子又一次機會說“不”。因為這段的孩子比較會用否定回答。一旦他表示了”不“,那之后爸爸媽媽就很難繼續(xù)話題了,甚至需要花費大量的口舌向孩子解釋、勸告。其實,這個時候大人已經(jīng)被孩子左右了,并沒有起到很好引導(dǎo)孩子行為的作用。相對于“寶寶,我們?nèi)コ燥埡貌缓??“這類問句,“寶寶,我們一起去吃飯嘍”是不是會好一些呢?
而針對寶寶喝水,緊接著刷牙等,媽媽們?nèi)绻苡霉适碌囊胱尯⒆酉矚g做這類事情,那么效果會好很多哦。譬如,我用《噼里啪啦系列之牙菌怪來了》的故事讓大寶愛上刷牙!
3第三個叛逆期:兩歲到四歲這階段的孩子脾氣開始外露。處于這個階段的寶寶剛剛還眉開眼笑的,突然間不如意就鬧小性子,耍脾氣了。有時候爸爸媽媽都不知道什么原因,孩子的脾氣就上來了。
寶寶開始脾氣外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情緒逐漸地外露,又因為孩子缺乏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一旦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就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情緒,哭鬧、扔?xùn)|西、在地上打滾等等,不會考慮場合,這就是這個階段孩子成長中的特點。
學(xué)會接受孩子的情緒當(dāng)孩子情緒波動時,父母要接受孩子當(dāng)時的情緒,給予客觀的描述,如寶貝,不開心了,是嗎?來媽媽抱一抱。這樣可以讓寶寶認識自己的情緒,慢慢學(xué)會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如果孩子語言發(fā)展比較完善,可以問問孩子,寶貝怎么了,可以告訴媽媽嗎?讓孩子描述的過程中也達到了情緒宣泄的效果。千萬不要因孩子的情緒而調(diào)動您的情緒,如果那樣的話,孩子的脾氣會越來越暴躁,因為我們沒有給孩子正面的示范。 4第四個叛逆期:兩歲到五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增強了,突然有一天,家里的任何事情都不能少了他,即使我們知道孩子的參與只會讓事情越來越復(fù)雜,甚至給大人幫倒忙,但是孩子參與的熱情依然的高漲。要自己按按鈕,自己穿鞋子,即使家人要趕著出門……而一旦爸爸媽媽讓他們自己做的時候,他們又不想?yún)⑴c。
孩子獨立意識增強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他們慢慢地產(chǎn)生自我評價,也就是說他們會想自己是怎樣的。這時的他們會在意來自爸爸媽媽對他們的看法。因此當(dāng)獨立意識增強時,他們要展示自己的力量,如果父母沒有給予正確的引導(dǎo),有可能會讓孩子失去信心,從而失去了做某件事情的積極性和動力。所以讓孩子保持對事情的興趣,父母的正面評價不容忽視。
給孩子嘗試的機會很重要既然孩子獨立性有所發(fā)展,那么這時候爸爸媽媽就要給孩子嘗試的機會,鼓勵孩子去做。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孩子的自信,另一方面也讓孩子慢慢地學(xué)會了分擔(dān)。所以爸爸媽媽在與孩子溝通時,要學(xué)會傾聽孩子的想法,在教育的道路上,大人往往因著急會因主觀偏見而左右孩子的想法,進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想法,最后孩子變得不愛說,不愛和大人交流。
總之,不同時期的孩子有不同的困擾。對于他們的不聽話、叛逆,爸爸媽媽要有清醒的認識,做好正確的引導(dǎo)。爸爸媽媽的言行舉止都要注意,因為大人言行的不一更容易讓孩子行為“逆反”。作為父母,要時刻為孩子樹立榜樣。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