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是一項硬技能,尤其和孩子聊天,問不到點上,孩子總是搪塞你,聊天變成尬聊。
以下幾個問題是媽媽經(jīng)常問到,快看看有沒有給你帶來啟發(fā)。
問孩子在幼兒園干嘛了,他就是回答不上來
兩歲四個月男寶,剛上幼兒園,語言能力還不錯。每天聊天問他在幼兒園的情況,有沒有打過人。他一般不說,要引導很久回復一點點。問選擇性問題又怕誤導他,請問有問話技巧嗎?
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干嘛了,這類的問題一般都不會有什么結(jié)果。
首先這樣的問題太泛,其次孩子都不記得他打過人,或者他不認為他和其他孩子的那種玩法叫打人,就算記得,也不記得為什么了,或者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你可以問得具體一點,或者先用敘述的方式把話題帶出來:我今天接你的時候碰到豆豆她媽媽了,她說豆豆吃點心的時候和你坐在一起?孩子有了這個場景就比較容易想起要講什么話題了。
和孩子對話,有必要交待詳細,多用替代詞嗎?
有些事物比較難理解,用其他的詞代替會給孩子帶來錯覺嗎?比如說路邊的小路障,他不明白是啥。可以用小火山,不要碰來替代嗎?
孩子的理解能力很強,不要低估。
你先了解孩子現(xiàn)在的理解水平,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一小步,發(fā)現(xiàn)孩子不明白的時候就要降低難度,重新解釋。比如路障就好像兒童床旁邊的欄桿,目的是防止小朋友從床上掉下來。路障就是防止車開到路外面去。
孩子愛自言自語,重復一句話,這種現(xiàn)象怎么解釋?
孩子三歲多,有時候興奮起來一直自言自語,重復一句話,比如假裝自己是米菲,游泳的時候一直說″米菲在游泳呢″。
這種自言自語(private speech)是孩子自己在加工和內(nèi)化他的學習,就好像大腦要通過睡眠才能記住新學的內(nèi)容,自言自語也是孩子在整合自己的學習,不必要干涉她。
和孩子溝通,百分之八十的情況他都不理我
跟三歲的兒子溝通,百分之八十的情況他都不理我……問的也是他能力范圍內(nèi)可以回答的問題,其他人問也一樣,裝作沒聽到一樣,這是什么原因呢?
我的孩子有時候也有這樣的情況,我反思自己的問話,好像多是封閉式的問題:你要不要吃葡萄啊,這個東西什么顏色啊。對他來說太簡單幼稚無聊。
想進入孩子的世界就要坐在地上和他一樣高,然后一起玩。像對待成人一樣,認真地問問你在做什么,我們一起賽車好不好,你說誰會贏,麥坤還是大板牙。你和他聊他感興趣的話題,他才會接茬。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想要進入孩子的世界就必須聊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我會根據(jù)他的興趣安排一些活動,比如出去看兒童劇,看他喜歡的動畫片托馬斯,這樣就有共同話題聊了。關(guān)于情緒,孩子對自己情緒的覺知還在發(fā)展中,你問的問題有可能他真的不知道你在說什么。
另外,多用開放式問題。為什么,怎么樣,你怎樣想?請孩子重新定義問題。比如問他,你是想問為什么葡萄是紫的?還是為什么你吃完葡萄手變紫了?可以和孩子一起來探討,有一些專門的問題我會讓他去找專家問,比如關(guān)于車的問題找爸爸,關(guān)于蒸包子的問題找爺爺問。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