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會交朋友,社交能力差該怎么辦?如何培養(yǎng)孩子與他人友好相處的能力?孩子不擅長交朋友,爸媽該如何幫忙?
請記住,和學習閱讀一樣,學習如何讀懂他人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將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練習,會犯許多錯誤,也需要很多機會來從這些錯誤中學習。
幼兒仍處于探索情緒和學習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的階段,所以,盡管鼓勵他們練習“我們”技能很重要,但你也一定要學會降低預期。
當他們犯錯誤的時候,通過示范正確的方式來幫助他們矯正,同時借由孩子之間的聚會和幼兒園為他們創(chuàng)造有益的學習體驗。
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方式,你可以用來幫助你的孩子完成從“我”到“我們”的技能飛躍。
◆ ◆ ◆
◇
鼓勵孩子積極傾聽
積極傾聽,就其定義而言,要求人們聚精會神(“我”技能)地傾聽并理解他人說話的意思。幸運的是,和孩子大聲共讀一本書恰好是鼓勵并培養(yǎng)這一重要技能的最佳方式之一。
記住,傾聽的價值并不僅僅在于聽到某些詞語,更重要的是理解其傳達的意思。
請一定鼓勵你的學步兒對聽到的每一個故事都發(fā)表發(fā)表意見,問些問題,并回答你提出的問題,而不只是被動地聽。還有一點也要注意:積極傾聽并不強制孩子一定要乖乖坐好。
◆ ◆ ◆
◇
學會“與人為善”
我們需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大量與同伴相處的機會,從而在實踐中培養(yǎng)他們正在萌芽中的傾聽、表達、分享、輪流的技能和同理心。游戲就是3歲孩子的“工作”,不管它以什么方式或在何種場合出現(xiàn)——同伴聚會、幼兒園還是在公園里。
這種理念是很有道理的,其原因之一在于在這個年齡段,孩子在理解力、表達個人喜愛之情以及與同伴互動上開始取得質(zhì)的進步。
當然,這并不是說1~2歲的孩子可以在一夜之間就順利地從典型的個體(或“平行”)游戲過渡到3歲孩子互動性更強的社會性游戲中去。恰恰相反,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實踐中的操練。
◆ ◆ ◆
◇
換位思考
假扮游戲深受學齡前兒童的喜愛,給他們制造機會進行變裝和角色扮演就是在創(chuàng)造機會幫助他們以想象和真實的方式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
當他們假裝變成另一個人在游戲時,他們也在練習換位思考?!核麄冮_始理解其他人的立場,因為他們必須得像另一個人那樣去思考、行動和感受?!?
一些角色扮演的道具和機會能夠幫助孩子想象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情景——不管是模擬學校、醫(yī)院還是玩過家家,這對于在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打下?lián)Q位思考的基礎大有裨益。
◆ ◆ ◆
◇
把幫助他人變成一種習慣
與人融洽相處的核心在于為人善良、關(guān)心他人。即便是非常小的孩子都能夠非常自然地獲得這項技能——他們會給出擁抱或?qū)λ吮硎娟P(guān)心。
所以,作為父母,你最重要的角色之一,除了做一個好榜樣,展示你對他人的友好以外,就是確保你的孩子每天都有機會去練習為他人著想,并為別人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剛開始的時候,你做的可以很簡單,比如當處于學步兒期的孩子對情緒低落的人表達關(guān)心時及時夸獎他,或是肯定上了幼兒園的孩子與朋友或兄弟姐妹分享玩具的行為?!?
當孩子再長大一點的時候,可以堅持在家庭中經(jīng)常性地互幫互助或幫助他人,以及做一些好事并讓孩子參與其間(如捐贈事物、幫助無家可歸的流浪者或小動物、捐贈衣物等)。通過做類似的事情,從而讓孩子感到自己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
◆ ◆ ◆
◇
問問孩子“你會怎么想?”
詢問孩子有何感想是一個應該被早早提出并經(jīng)常提出的重要問題。這在你的孩子可能做了一些對其他孩子不那么友善的行為(如打人或搶了別的小朋友的玩具)的情況下尤為重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孩子能明白這個道理,假以時日,就能讓他停下來反思如果他是對方將做何感想,進而改變自己的行為。』
總之,這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宜的好問題,因為它將會強化這樣一點:除了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外,他也應該多考慮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做十分重要。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