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導航>3-6歲>學齡前教育>孩子膽小不自信,家長怎么引導

孩子膽小不自信,家長怎么引導

2018年05月31日 14:33閱讀次數(shù):129
孩子出現(xiàn)膽小不自信的原因是什么?孩子膽小不夠自信怎么辦?關于孩子社交焦慮的問題,有家長提出孩子在家里很開朗,到幼兒園就不敢說話,很內(nèi)向。

孩子出現(xiàn)膽小不自信的原因是什么?孩子膽小不夠自信怎么辦?關于孩子社交焦慮的問題,有家長提出孩子在家里很開朗,到幼兒園就不敢說話,很內(nèi)向。

現(xiàn)在孩子主要出現(xiàn)的問題是孩子夠不自信,有些社交焦慮。但家長也不需太過擔心,這里談的并不等同于社交焦慮癥。

很多孩子都會出現(xiàn)在家里非常開朗活潑,到了學校就緊張、不愿意和其他孩子玩,甚至不敢說話的情況,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讓家長們非常困惑。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孩子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

1. 環(huán)境因素

家里屬于孩子的心理舒適區(qū),都會以孩子為中心。她熟悉家里的各種擺設,熟悉家人的溝通方式,掌握著溝通的主動權,所以在家里會很健談,很活潑。

相反,到了幼兒園,處于一個陌生的或者是還未適應的環(huán)境中,充滿不確定的因素。自己不能做主,不確定別人會給她怎樣的回復,老師會如何說她,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因此,就會表現(xiàn)的謹慎,不犯錯、內(nèi)向,這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內(nèi)向程度與孩子的適應能力有一定關系。

2. 家長原因

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曾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將會影響每個人一生。

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過度控制和保護會弱化孩子的社交能力。這是家長常犯卻又總被忽略的原因。

父母不能為孩子包辦一切,從小養(yǎng)成孩子的獨立性,可增加他對環(huán)境的掌控能力,從而更能處理好社交問題。

3.孩子不夠自信

孩子對環(huán)境無法適應,與同學無法很好接觸,這跟孩子不自信有很大關系。而孩子不自信的原因源于生活中的不自信,也可能因在人際交往中受到過創(chuàng)傷而引起對環(huán)境的高度警覺等。

那么,當孩子在家里和學校的表現(xiàn)出截然不同時,該如何解決?

1. 讓孩子先交一個朋友

孩子時常會產(chǎn)生“希望有一大群朋友”、“希望自己受大家歡迎”的欲望。當孩子擁有大量朋友的時候,他的內(nèi)心是安定的,往往不怕失敗,始終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

心理學家認為,兒童個性的發(fā)展和社會化過程的實現(xiàn),都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孩子的這一情況不會是個例,家長之間可以相互溝通,幫助孩子找到一個玩伴,并提供更多相處的機會,建立友誼,從而漸漸融入集體。

2.多讓孩子參加一些社交活動

如參與接待客人,使孩子感到自己被父母和外人所承認,從而對自己建立自信心;在招待朋友的聚餐會上,讓孩子表演一個拿手好戲,使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悅,增加與外人接觸的自信心。

還可多帶孩子去超市和商場等社交活動更頻繁的地方,在幫忙選購過程中,鼓勵孩子與超市阿姨、服務員、保安等多多溝通,既增強孩子的社交能力,又能減少孩子對陌生環(huán)境的緊張感。

3.做家務可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杜絕父母的過度包辦,應鼓勵孩子幫助大人干活,如讓孩子幫忙晾衣服、擦桌子等既容易又很快做完的事情,滿足孩子的表現(xiàn)欲與成熟感。

但是,家長們應該明白讓孩子干家務的目的和原則,不能讓孩子感覺到挫敗感。孩子做好一件事情要及時鼓勵,切忌空泛的表揚,鼓勵需言之有物,如“這些衣服都是寶寶幫媽媽拿的衣架,沒有寶寶媽媽都晾不了這些衣服呢”“寶貝把毛巾放得這么整齊,你太能干了”。

自信的建立正是從家長的鼓勵和這些點點滴滴的成就感中獲得的。當孩子養(yǎng)成自信開朗的性格,就更能適應和融入陌生的集體。

最后,嬌媽祝福寶貝能收獲一個快樂的童年。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