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行為習慣會讓我們更加自律,有些家長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但是有些家長會放任自流,寶寶的這幾個壞習慣,如果不及時糾正,將來必定釀成大禍!
好奇好問、愛玩會玩是年幼寶寶的特點,媽媽們尊重寶寶個性和尊嚴的同時,千萬不要因為所謂的愛,來放縱自己的寶寶。因為我們知道,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寶寶一生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從小養(yǎng)成的行為習慣,不論好壞,都將會伴隨孩子終生。
所以,從娃娃抓起,從點滴小事上去規(guī)范寶寶的行為習慣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下列這幾種行為:
用撒潑打滾的方式來索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許多家庭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甚至一家六口都圍著寶寶轉,寶寶的所有要求都盡量滿足,無論吃穿都給孩子最好的。久而久之,讓寶寶變成了家中的“小霸王”,可這是真的愛孩子嗎?這樣的溺愛會導致寶寶驕傲蠻橫、無理取鬧,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會撒潑打滾。
如何糾正寶寶撒潑打滾的行為?
家長一定要堅持原則,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妥協(xié)讓步,正是這種一次次的妥協(xié),讓寶寶養(yǎng)成了撒潑打滾的壞習慣。即使再愛寶寶,也不能慣著寶寶,不要放縱寶寶的無理取鬧。
如果寶寶想要某種物品而撒潑打滾,那就允許孩子發(fā)脾氣,允許孩子宣泄,讓孩子靜靜哭泣,默默注視著他,讓他明白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直到孩子冷靜下來。
等寶寶哭完之后,一定要告訴寶寶為什么不能買,并且批評寶寶的行為,告訴寶寶這樣做是不對的,引導寶寶的正確認知。
有的父母對孩子的零花錢控制非常嚴格,這就讓寶寶得不到喜歡的東西時,起了小偷小摸的心思,可能會拿走爸爸媽媽放在家里的零錢,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你的寶寶有這種陋習,小偷小摸看似不嚴重,但是長大之后就會走上犯罪的道路,后果將不堪設想!
如何糾正寶寶小偷小摸的行為?
父母要盡早引導寶寶明白“物權”的概念,不要私自拿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動別人的東西時要經(jīng)過別人同意。
父母要謹記:慎用“偷摸”一詞,因為在寶寶的世界中,拿東西是再正常不過了,如果你用偷摸來定位孩子,會傷害寶寶的自尊,讓寶寶產(chǎn)生消極情緒。
如果寶寶已經(jīng)有了這種行為,父母們理智分析寶寶拿東西的理由,耐心的去引導和糾正寶寶的行為,不要一上來就打罵寶寶。
寶寶不聰明不可怕,學得慢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寶寶做任何事情都半途而廢,三分鐘熱度。好奇的心理會導致寶寶“喜新厭舊”,這是本是正常現(xiàn)象,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總是用這種三分鐘熱度對待每件事情,最終將會一事無成,對于寶寶性格的培養(yǎng)也是不利的,寶寶長大后會經(jīng)常受挫。
如何糾正寶寶“三分鐘熱度”的壞習慣?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