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讓寶寶長高一點,長胖一點,很多家長為此做了很多努力。
比如吃小安素,賴氨酸……這類號稱“助長”的產(chǎn)品,或者找中醫(yī)調(diào)理脾胃,寄希望于一種產(chǎn)品或者一個方法,只要用了,體重就能蹭蹭往上漲,但往往收效甚微。其實想讓孩子長高長胖,最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先保證不積食。
什么是積食?
“積食”是中醫(yī)說法,指小兒乳食過量,損傷脾胃,使乳食停滯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翻譯過來意思就是,孩子吃多了,腸胃處理不了,食物堆積在腸胃里導致消化紊亂,進而出現(xiàn)一系列癥狀,比如食欲下降、ロ氣重、舌苔厚、便秘大便臭、腹部脹滿、睡不安穩(wěn)、容易生病等,都提示是積食了。
積食的原因,中醫(yī)說是“脾胃虛弱”,西醫(yī)說是“消化不良”,都只是不同學科說法不同,但病因和原理是類似的,都是腸胃功能太弱,食量超過腸胃消化能力導致的。為什么孩子很容易積食?因為孩子腸胃生來就弱,他們胃肌力量小,消化酶不活躍,菌群不穩(wěn)定,酸解酶解能力都弱……
這些特點決定了只能給予跟消化能力適應的食物,一旦給予的食物和量超過了消化能力,就會積食。但很多時候,我們沒辦法準確把握好到底給多少才是孩子剛好能消化的,一不小心就可能超量了。而且孩子腸胃狀態(tài)也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吃藥以后,生病以后,換了環(huán)境,吃了新食物,睡眠不規(guī)律……都會導致消化下降。消化下降相應喂養(yǎng)就要改變,很多家長不懂,稀里糊涂喂養(yǎng),給予和消化能力不符合的食物,就很容易積食。在孩子整個發(fā)育過程中,積食的頻率都非常高,大概到4.5歲才能“消?!毙驗槟莻€時候,消化能力才開始接近成人。為什么積食會影響孩子長高長胖?
因為只有不積食,吃進去的食物營養(yǎng)才更好被消化吸收,只有營養(yǎng)被吸收了,才能用于生長發(fā)育。
發(fā)育的前提,一定是攝入大于消耗,吃進去的大于消耗掉的那部分,就是孩子長身體的部分。
攝入?消耗=發(fā)育(增長的身高體重我簡寫成發(fā)育)??梢?,要想增加發(fā)育,要么得增加攝入,要么就減少消耗。其中消耗可忽略,因為除了某些疾病會加大消耗,大多孩子的消耗量是差不多的,我們不需要刻意做什么去減少消耗。可以努力的方向是增加攝入,增加攝入有兩種方法:1、增加攝入量,2、提高吸收。孩子吃的多,自然發(fā)育能更快,但食量不是我們想加就能加的,孩子不吃咱也逼迫不了,吃多了反而加重積食,那怎么辦呢?
換個角度想,食量不變,但吸收增強了,是不是也相當于攝入增加。
不管是攝入量增加,還是吸收增強,前提都一定是:不要積食。
積食了,就沒有食欲了;積食了,消化就慢了,吸收就差了。
一個積食的孩子,既減少了攝入又降低了吸收,如何長高長胖呢!怎么做才能減少積食?在整個喂養(yǎng)過程中,怎么樣讓孩子不積食或者少積食,是值得媽媽們反復推敲琢磨的。不夸張的說,能做到持續(xù)半年不積食的孩子,發(fā)育一定不會比同齡人差。
怎么做呢?以下7條“錦囊”送給你。1、6個月以內(nèi)按需喂養(yǎng)6個月以內(nèi),一方面喝對奶,另一方面喝對量。
喝母乳最好,沒有母乳的首選部分水解奶、羊奶,量要遵循“按需喂養(yǎng)”的選擇,一定要避免“過度喂養(yǎng)”,這么小吃太多,就不僅僅是積食而是會“胃傷”了,且這種傷很久都恢復不過來。
2、科學加輔食
從奶過度到豐富多樣的雜食,非常考驗寶寶消化能力,科學合理加輔助可以讓腸胃在發(fā)育中得到鍛煉,反之,則會阻礙腸胃發(fā)育??茖W加輔食包括從單一高鐵米粉開始,一種一種的增加不同種類的蔬果肉蛋類,從泥狀到顆粒狀、條狀、塊狀……
給到的食物種類、量以及大小性狀,都要符合寶寶當下的消化能力,需循序漸進增加難度,既要讓腸胃能處理,又要有一定的難度加強鍛煉。
3、控制寶寶吃飯速度,盡量不喂飯,控制好總量。
讓寶寶自己吃飯,從10個月左右大人就可以慢慢放手了,自己吃飯,孩子才能更快速提高吃飯技能,更有吃飯興趣。不能吃太快,太快說明咀嚼不充分,吃太快身體還沒反應過來,可能早就吃飽了身體卻還沒有發(fā)出“吃飽”信號,持續(xù)吃多,就會容易超出腸胃負荷。
4、運動
運動能增強代謝,強化饑餓感,提高血氧供應,讓消化更好。
不同年齡運動的重點不同,還不能走路的寶寶可以多做爬行翻身,可以走路的寶寶多行走跑跳,
疫情期間戶外活動減少了,但也可以增加室內(nèi)的游戲,有意識增加寶寶的運動量。不管多大,都有必要每天做“被動運動”,比如按摩,推拿,按摩腹部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秘從而加重積食。
5、規(guī)律吃飯和作息作息規(guī)律,定點吃飯,定時睡覺。
因為消化液是隨著進食而分泌的,規(guī)律進食可以讓消化液規(guī)律性分泌。
如果吃飯沒有規(guī)律,整天“零碎吃”,就會出現(xiàn)在該消化食物的時候消化液分泌不夠,不該消化的時候分泌太多的情況,導致消化紊亂。
6、助消化營養(yǎng)素
寶寶成長過程,或多或少都會出現(xiàn)積食,積食不僅讓發(fā)育落后,還會增加感染幾率,發(fā)燒、咳嗽....很多時候都與積食有關。預防積食在日常。但如果已經(jīng)積食了,就應該盡快處理,防止積食加重傷害。處理方法就是助消化,市面上有很多助消化的產(chǎn)品,比如山楂雞內(nèi)金,賴氨酸vb,葡萄糖酸鋅等等。
助消化的工作,應該在日常的時時處處,孩子難免因吃多、吃到不易消化的食物,給予助消化營養(yǎng)素,預防積食,將積食“扼殺于萌芽”,比已經(jīng)積食了再去“消積”,要簡單的多。
7、生病正確護理,少吃藥
寶寶生病了,你是怎么做的?去醫(yī)院或者附近診所去開一堆藥回來,再認認真真把藥吃完對吧。
但吃完會發(fā)現(xiàn),孩子癥狀是減輕了,但是也沒食欲了,大便沒以前好了,整個“精氣神”也差了,生病的頻率還增加了?。ㄕf的是普遍情況,無針對性)
不得不說,目前的醫(yī)療環(huán)境還不夠理想,濫用藥物過度醫(yī)療的情況非常嚴重,大多孩子都吃了很多可能完全不必要吃的藥物,白白承受了不該承受的副作用。比如臨床常開的中成藥和抗生素,寒涼性中成藥吃了容易腹瀉,抗生素又殺滅有益菌,它們都會導致腸道菌群紊亂,讓消化能力下降。
如果一開始避免過度醫(yī)療,合理吃藥,適當營養(yǎng)干預,那么結果一定會好很多。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