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凡是占人體總重量的萬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鐵、鋅、銅、錳、鉻、硒、鉬、鈷、氟等,稱為微量元素。其中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共 8 種,包括碘、 鋅、硒、銅、鉬、鉻、鈷、鐵。
鈣雖然不是微量元素,但寶媽們總是心心念念,也不妨一起聊聊~
天生的敏感細膩的女同胞們啊,在有了寶寶后更上一層樓,練就了一身草木皆兵的本領,總覺得寶寶營養(yǎng)跟不上啦、身體不強壯啦、微量元素各種不足啦……還不時琢磨著帶寶寶去搞個微量元素檢測。
此時此刻,我很嚴肅認真地告訴大家:微量元素檢測參考意義不大,除非是專業(yè)的醫(yī)生進行診斷需要,否則不建議給孩子常規(guī)做微量元素檢測。
現在的微量元素檢測通常有2種:頭發(fā)檢查和血液檢查。
頭發(fā)檢測根本沒有意義。檢測頭發(fā)無法反映當下孩子體內微量元素的情況;其次頭發(fā)標本易被污染,結果并不準確。
只有通過靜脈取血檢測的微量元素,才能反映血清含量,但這個數值并不能作為絕對的參考標準,因為這也只是血液水平,不能代表相應的組織內含量。
先天不足者如早產兒、多胎兒、低出生體重兒。以及在成長發(fā)育中出現缺鈣、缺鋅、缺鐵等癥狀的,應該檢測。
維生素D缺乏:易激惹、煩躁、哭鬧,囟門增大、閉合延遲,方顱,串珠肋,肋軟溝,雞胸,O型腿,X型腿 。
鈣缺乏:無明顯的臨床癥狀與體征,少數患兒可能出現生長痛、關節(jié)痛、心悸、失眠 。
鐵缺乏:面色蒼白、乏力、食欲減退、精神萎靡。
鋅缺乏:生長緩慢、反復感染、輕微皮疹、食欲下降。
在微量元素這個問題上,很多時候,只是爸媽們擔心過頭了。
枕禿?別著急,這一般是孩子換發(fā)導致的生理現象
不愛吃飯?更可能是寶寶覺得飯菜不可口喲
愛哭鬧?哭可是寶寶一大天性,他只是不懂得怎么表達情緒
常生???也許只是孩子正處在建立免疫系統「記憶」的階段
……
總之,爸媽們不要妄下結論,如果有疑問,最機智的辦法是請專業(yè)的醫(yī)生來判斷。
維生素D:需要陽光照射,而且是紫外線直射皮膚,才能達到補充維生素D的作用。母乳和配方奶粉喂養(yǎng)期間,母親正常進食的情況下,寶寶出生14天起每天給孩子服用400IU維生素D。
鈣和鋅:在哺乳期,母乳能夠提供足夠且高吸收率的鈣和鋅,無需補充鈣和鋅。維生素D是促進鈣吸收的,單純的補充鈣,而不補充維生素D是沒用的。海鮮,紅色的肉,桃子等可以補充鋅的吸收量。
鐵:6個月以下寶寶鐵的主要來源是母乳。6個月后,添加富含鐵的輔食,如嬰兒營養(yǎng)米粉、青菜、瘦肉等。
總之,不偏食,有葷有素,營養(yǎng)均衡,寶寶就一切OK~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