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兒觀念上,老一輩與新一代總是存在著分歧,老的認為寶寶應該吃點鹽才有勁兒,小的則表示寶寶吃鹽會對身體增加負擔,老的喜歡把飯菜嚼碎了為給孩子,小的認為這不衛(wèi)生,那么,到底孩子在一歲前可不可以吃鹽?把飯菜嚼碎了喂寶寶好嗎?
“寶寶滿六個月該添加輔食了,她奶奶非要往雞蛋羹里加鹽,還喜歡用饅頭蘸菜湯喂寶寶。聽說孩子一歲前不能吃鹽啊,但是老人不信這些,怎么辦?急急急!!!”近日,濟南媽媽網(wǎng)上,一位新手媽媽的求助,引起眾多媽媽共鳴。
如今,當主張科學喂養(yǎng)的媽媽遇上以經(jīng)驗見長的奶奶,一場關(guān)于“寶寶一歲前該不該吃鹽的”家庭大作戰(zhàn)就此拉開大幕。寶寶到底能不能吃鹽,饅頭蘸菜湯、用嘴喂孩子等方式是否可取,女報記者對此進行求證。
“媽媽幫”與“奶奶派”明爭暗斗
寶寶滿四個月后,便可嘗試添加米粉、果汁等輔食,以便為正式添加輔食鋪路。寶寶六個月后,便可以正式添加輔食了。這時,蛋黃、瘦肉、米粉、果泥等可輪番上陣了。但問題卻隨即出現(xiàn):到底該不該加鹽呢?在這一問題上,媽媽與奶奶的意見似乎很難達成一致。
果果家的故事很有代表性。果果前幾天滿六個月了,媽媽用蛋黃給她蒸了香噴噴的雞蛋羹。在一旁督戰(zhàn)的奶奶一看沒放鹽就不樂意了,一個勁催果果媽媽放鹽。“但我在育兒書上看到,一歲之前的寶寶最好不要吃鹽。攝入太多的鈉會加重嬰兒的負擔。我一直堅持不加鹽,婆婆有些不高興,老是說自己養(yǎng)了那么多孩子,人家的孩子都這么吃的。”果果媽媽說。
最后,果果的雞蛋羹里雖然沒有放鹽,但奶奶的臉卻好幾天以后才放晴。幾天后,果果媽媽發(fā)現(xiàn),樓下幾個老太太正圍在一起,大肆批判兒媳們不給孩子吃鹽的做法,果果奶奶正是其中一員。
蘸菜湯也成為戰(zhàn)爭導火索
為了防止奶奶在雞蛋羹里加鹽,果果媽媽自己包攬了給果果輔食的活兒。從此,雞蛋羹的事兒暫時告一段落。
但很快,新的問題就來了。果果奶奶開始用饅頭蘸菜湯喂給她吃,還喜歡不時給果果偷吃點大人的飯菜。“果果已經(jīng)開始饞飯了,大人吃飯時,她就在旁邊著急得吱哇亂叫。她奶奶總是喜歡不時夾點盤子里的菜給她吃。我發(fā)現(xiàn)后心急得不得了。”
果果媽媽認為,大人的飯菜不僅偏咸,還有油、蔥花、醬油、醋等寶寶不需要的調(diào)味品,很容易加重寶寶的身體負擔。“再說了,現(xiàn)在爆炒的很多菜,容易有致癌物質(zhì)。用它蘸饅頭對寶寶有什么好處呢?”
反復溝通后,果果奶奶不再用菜湯蘸饅頭給孩子吃了。“但是奶奶一肚子的委屈,她覺得自己是疼孫女,可是弄成這個樣子,倒成了怎么做怎么錯。在她們那一輩人的觀念里,孩子不能太嬌慣了,當個小貓小狗養(yǎng)起來反而更強壯。”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