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個,為了提高寶寶的各項發(fā)育,我們可以與寶寶們做些游戲。那么適合兩歲內(nèi)寶寶玩的小游戲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上小學后,每個班都會有幾個上課時從來不正眼看老師講課的孩子,他們經(jīng)?!白呱駜骸?、“發(fā)愣”,老師剛講過的問題,一提問,十有八九不會,甚至連問題也復述不出來。
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反映出這些孩子的聽覺注意能力出現(xiàn)問題!
其實,這些注意能力是可以從0歲起開始訓練的,下面就給寶爸寶媽們介紹五個提高聽覺注意能力的小游戲!
慈母細語
母子親密接觸,加強親子交流,促進寶寶早期聽力發(fā)展。
適合年齡:初生-3個月
游戲方式
剛出生的寶寶就有聽覺,尤其是對媽媽的聲音更為敏感。在寶寶醒的時候,將寶寶輕輕地抱起來,跟他面對面,溫柔、親切、細聲地跟他講話,內(nèi)容可以十分廣泛,說爸爸媽媽對寶寶健康的關(guān)懷、大家對他的喜歡、他給爸爸媽媽帶來的喜悅、快樂和幸福。
3個月之后,隨著寶寶年齡增長,這個游戲依然可以繼續(xù),媽媽可以給寶貝念兒歌、講故事,給寶寶提供豐富的聽覺語言內(nèi)容。
鈴兒叮當
讓聲音與寶寶的肢體部位名稱聯(lián)系在一起。
適合年齡:3-6個月
游戲方式
將小鈴鐺系在寶寶的小手、小腳上。當寶貝移動手腳時,鈴鐺就會隨之發(fā)出響聲。
媽媽可以根據(jù)發(fā)出響聲的部位是寶寶的手或腳,用手握住這個部位,輕輕對寶寶說:“手——寶寶的手”,“腳——寶寶的腳”。
時間一長,發(fā)現(xiàn)自己只要一動手腳就會有鈴鐺響,寶寶活動的興趣就會提高,逐步學習用自己的力量去控制一些事物,甚至能夠根據(jù)媽媽的語言指令,來活動相應的身體部位,讓鈴兒發(fā)出清脆的“叮當”聲。
自然之聲
讓寶寶了解自然界豐富的聲音。
適合年齡: 6個月~4歲
游戲方式
節(jié)假日帶寶寶到公園或野外,讓他接觸大自然,聆聽大自然豐富的聲音,如風聲、水聲、蟲鳴、鳥叫、獅吼、虎嘯等。
購買或自己制作一些自然聲響的音帶或CD盤,有空時放給寶寶聽,同時告訴寶寶這都是些什么聲音。辨認顏色
可提高寶寶的語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其建立顏色概念。
適合年齡:12-18個月
游戲方式
媽媽將準備好的各色雪花紙片放在盒子里,跟寶寶說:“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幾個顏色寶貝,它們的名字叫紅色、黃色、藍色、綠色?!?
媽媽從紙盒里任意取出一片雪花紙片,讓寶寶說出其顏色?;蛘邒寢屨f出顏色的名稱,讓寶寶在紙盒里找出,并交給媽媽。
游戲可由兩種顏色開始。剛開始玩游戲時,可以從兩種顏色的雪花紙片認知開始,然后再適當增加難度,逐漸由兩種顏色增加到四種顏色。另外,讓寶寶認知顏色時,最好以紅、黃、藍、綠這四種基本顏色為主。
假裝動物
提高寶貝的視覺追視能力,加強對情境的理解力。
適合年齡:12-18個月
游戲方式
媽媽和寶寶坐在地上,然后媽媽對寶寶說:“我們一起來學小狗走路,好不好?”接著,媽媽四肢著地爬行,學小狗走路的樣子,并引導寶寶模仿這個動作。
媽媽給寶寶示范小狗的叫聲,讓寶貝模仿。
媽媽和寶寶一起學小狗的動作從房間的一邊爬到另一邊,比賽看誰爬得快。
媽媽可以教寶寶不同動物的動作和叫聲,比如小青蛙——模仿蛙跳的動作、小鳥——模仿鳥飛的動作、小魚——模仿魚游動的動作等,讓寶寶加深視覺印象。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