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為了孩子的學習而費盡心機,但孩子卻似乎并不領情,相反卻常常表現(xiàn)出叛逆。甚至在成年后,對父母的苦心不僅不知感激,反而抱怨父母。為什么會如此?或許他最缺少的是生命教育。
俗話說: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然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投入的精力越多,卻常常收獲孩子的感恩之心越少。
蒙臺梭利認為,現(xiàn)代兒童教育的理念必須是也只能是促進兒童個體身心兩方面的發(fā)展。而道德教育最寶貴的手段就是農(nóng)作物和動物培育,因而只有讓兒童了解生命,才能學會感恩。
蒙臺梭利將這種教育分為五個等級:
引導孩子觀察生命現(xiàn)象兒童與動植物的關系類似于觀察他們的老師和他們的關系。由于兒童觀察生命興趣的增長,就會更熱愛生物,也自然會感激媽媽和老師對他們的愛護。
引導孩子們通過自主教育而具有預見力單純的說教往往對兒童并不起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他們在照顧生物的過程中,所體會到的生命的意義。
他們照顧生物,比如花草、小雞等,必須要精心,否則這些生物就會面臨生命危險。而這個過程,讓孩子們必須按限定的時間和方法來進行,使他們自然而然地在進行自主教育。
一次蒙臺梭利收到了一位老師的信,信中說他們養(yǎng)的小鴿子孵出來了。這對于孩子們無疑是最值得慶祝的,相信每名養(yǎng)過動植物的人都能回憶起童年時的這種興奮心情。
這種在大自然中體會到的情感,并非說教所能獲得的。
引導孩子們學習具有耐心的美德和有信心的品格孩子們播下一粒種子,直到它結果,這考驗的是孩子的耐心,而收獲的整個過程,就是他們信心的展示,只有相信努力才能成功,他們才會學會堅持。
培養(yǎng)孩子們對大自然的感情誰為大自然的生命發(fā)育付出了勞動,誰就會獲得豐碩的果實。而大自然的回饋永遠超出了人們的付出。
當無數(shù)的專家在探討全球變暖、空氣污染等現(xiàn)象時,是否考慮過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更珍愛大自然。
相信沒有一個孩子會相信專家們說的話,但如果他們在培育植物中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他們將會成長為負責任的一代,而不會以犧牲子孫的生存環(huán)境作為代價。
兒童沿著人類發(fā)展的自然道路前進蒙臺梭利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小塊土地是在住宅樓墻邊的,由于通向死胡同而不為人們注意,所以有些居民會習慣地把垃圾扔出窗外。
但漸漸的,居民在沒有被警告的情況下,他們改變了這種習慣,因為那些垃圾把孩子們的花園弄臟了。人們出于內(nèi)心天生的那種尊重兒童勞動成果的感情,讓他們不再做不道德的行為,反而用欣賞的眼光注視著孩子們的勞動成果。
其實,很多時候改變?nèi)藗儔牧晳T的不是法律法規(guī),恰恰是孩子們的天真和無邪,而這也正是環(huán)境的力量、自然的力量。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