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親子> 家庭教育>超前教育的危害 超前教育對孩子的傷害

超前教育的危害 超前教育對孩子的傷害

2019年11月08日 16:56出處:親親寶貝網(wǎng)作者:lq閱讀次數(shù):28
標簽:幼兒教育
超前教育的危害有哪些?現(xiàn)在很多的家長和早教機構都實行的超前教育,超前教育雖然有好處,但是對孩子也是存在弊端的。超前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有哪些呢,一起看看吧。
1

自我評價偏差

事實上,年幼的孩子認識幾個字、會背幾首詩、會算幾道算術題,這些都是機械記憶,孩子對這些知識并沒有完全理解。強迫孩子超前學習一些對他們來說過深過難的知識技能,會讓孩子經(jīng)常品嘗到失敗的滋味,體驗到太多的無能感和挫折感,這樣的體驗會讓孩子錯誤地認為,失敗是因為自己笨、自己不能干。長此以往,孩子的自我評價就會產(chǎn)生偏差。這種以犧牲孩子的自信心為代價的超前學習帶給孩子的絕不僅僅是一時的失敗感,極有可能是一生的自我評價偏差。所以說,盲目的攀比往往是以損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為代價的。

超前教育的危害

2

發(fā)展后勁不足

1.喪失相關興趣和傾向

教育對于孩子的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過快、過早、過偏等過度開發(fā)式的教育對孩子有著極大的危害。莉蓮·凱茨指出了孩子長期處于學業(yè)壓力下的一些危害,如可能會破壞孩子的興趣和傾向。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過早、過度的知識技能學習是以犧牲孩子對這一行為的興趣和使用這一技能的傾向為代價的短期行為。一旦孩子因為過重的壓力或情感上的厭惡失去了這種興趣和傾向,那么這種技能的學習不僅是一種浪費,更為孩子未來的學習發(fā)展埋下了隱患。所以,不應該浪費孩子寶貴的童年時光,各年齡段就應該教該教的東西,沒有必要進行超前教育,這是對孩子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

2.養(yǎng)成不良學習習慣

小學學的知識其實并不是很難,小學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的孩子沒在幼兒園學過小學課程,可能剛入學時學習較吃力,學習成績也不十分優(yōu)秀,但在后繼的學習中,成績卻穩(wěn)步提高,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在學習初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了持續(xù)的學習興趣,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樣的學習就有了后勁。而那些超前學過小學課程的孩子在進入小學后,最初確實學得很輕松,但這種“優(yōu)勢”一般在一學期之后就會逐漸消失。因為孩子已接受了相關的知識技能學習,所以當老師進行相關內(nèi)容教學時,他們興趣不高,隨之帶來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聽講不認真、學習態(tài)度浮躁等不良習慣,因而經(jīng)常錯過老師新授的知識技能要點,不能真正理解掌握相關知識技能,導致后來成績不斷下降。

超前教育的危害

3

不利于個性化發(fā)展

1.失去求知欲

“催熟的果子不甜”,超前訓練會使孩子失去探知欲。誤認為幼兒教育就是超前教育,超前教育就能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其實,過早教孩子識字、認數(shù)、做算術,甚至做智力訓練題,違背了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過早的、加速的學習訓練,往往因超前訓練者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態(tài)和所運用的強制方法,使孩子感到非常壓抑,隨之帶來緊張焦慮的心情,導致孩子失去了極其寶貴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失去了許多探索大自然、大社會秘密的沖動和機會,久而久之,極不利于孩子的個性化發(fā)展。

2.失去創(chuàng)造力

許多人認為,孩子就像一口深不可測的井,有巨大的潛能,于是拼命往井里填東西,結果填到最后,井里再也沒有水了,孩子的心靈也失去了創(chuàng)造力,超前教育就是一例。因為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忙于應付強制安排的學習課程,沒有太多的自由支配時間,這會使孩子喪失自我,錯失許多自己感興趣的探究和學習機會,這樣的孩子不可能有獨特的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創(chuàng)造力卻倒數(shù)第五,我國兒童的計算能力就是以犧牲其他方面的發(fā)展為代價換來的。

超前教育的危害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