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飲食健康>美食典故>六月六吃炒面的由來

六月六吃炒面的由來

2020年07月06日 11:45閱讀次數(shù):1463
六月六在我國不同地區(qū)代表不同的節(jié)日, 在淮安舊黃河沿岸一帶,有六月六吃炒面的風俗,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六月六吃炒面的由來。
1

六月六吃炒面的由來

六月六吃炒面是淮河以北、黃河中下游一帶的北方地區(qū)的風俗,民間六月六吃炒面的習俗有好多種說法。但總的有三種,一是說吃炒面可以治療腹瀉腹痛,祛除濕熱、不枯夏等;一是說六月六是“天貺節(jié)”,相傳于北宋,吃炒面是為了祁雨,以求風調雨順;一是說六月六吃炒面為了讓四海龍王忘記在這天比賽下雨的事情。還有人說是古時戰(zhàn)事頻繁,炒面加工簡單方便。吃時燒點水,一沖就可。即便沒有水,抓一把也能充饑。炒面就是古人的方便面;也有人說,江蘇連云港地處沂水淮水入海囗,氣候潮濕。六月份又是雨季,食物不宜保存。將面粉做成炒面,就方便存放了。

古時候,淮安東門外就是大海,是黃河入海處,如今尚有遺跡,叫“廢黃河”。那時黃河常常決口成災,人們以為是海龍王作怪,就修龍王廟,敬龍王神。結果,廟修了又沖了,沖了再修,花了許多錢物,還是沒能感動海龍王。后來,人們學會了對付洪水的辦法——修筑堤壩。

修壩的人們帶去的饃饃餅子,放不了幾天就餿了。有個叫善姑的想出個辦法,把面粉炒干,讓筑堤的人們帶去用開水沖著吃,果然放較長時間也不變質。從此,人們都學著善姑的作法。

農歷六月是雨水季節(jié),也是防汛高潮的時期,人們把六月六定為節(jié)日,一方面提醒人們要團結奮斗,奪取防洪的勝利,一方面為了對善姑表示感謝和懷念。所以,過這個節(jié)日時,雖有豐盛的飯菜,也必定要吃點炒面。

六月六要吃炒面的由來還有一個說法,據說是為了紀念岳飛。因為當年岳武穆收復蔡州(今汝南)時,當?shù)乩习傩赵贸疵嫖繂柨菇饘⑹俊?

六月六吃炒面的由來

2

六月六炒面的做法

“炒面”并非“炒面條”,而是現(xiàn)在市面上已很少見的一種傳統(tǒng)食物。制作時將面粉中摻入白糖用油一起炒熟,吃的時候,倒一些在碗中,用開水和勻即可。雖然看起來“賣相”不佳,儼然一團棕色的面糊糊,但是吃起來卻是香甜可口。

東淄博等地吃炒面,據說把炒面炒老一些,吃了一夏天不拉肚子,而濰坊等地說吃炒面治痢疾,其實是在這個日子天氣炎熱,吃炒面既涼快又省事,直到現(xiàn)在人們沿用此習俗,意在去暑降溫。

燙炒面的時候也有講究,最好用剛燒開的滾燙的熱水,邊加水邊不停地攪拌。攪拌得不勻,上面燙成糊糊了,下面還是干炒面;或者會起許多面疙瘩。燙炒面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糊狀,粘粘的,稠稠的,用筷子掘一塊放進嘴里,頓時便有種甜甜、香香、軟軟的感覺,很好吃的。

六月六吃炒面的由來

網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