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多用于心火亢盛及胃火熾盛諸證。對于火毒熾盛,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也較常用。本品瀉火解毒,善療癰腫疔瘡,外用可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1.治濕熱證-脾胃大腸濕熱、瀉痢
本品苦寒,「能洩降一切有余之濕火」(《本草正義》)?!阜菜幠苋裾弑卦鰺?能除熱者必不能去濕。惟黃連能以苦燥濕,以寒除熱,一舉兩得,莫神于此」(《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百種錄》)。清熱燥濕之力勝于黃芩,可廣泛用于濕熱諸證。因其主入中焦,善除脾胃大腸濕熱,故對中焦?jié)駸岵∽C多用,尤為治濕熱瀉痢之要藥??蓡斡?如黃連膠囊(《中國藥典》);或與木香為伍,如香連丸(《和劑局方》)。若治濕熱蘊(yùn)結(jié)中焦,胸脘痞悶,嘔吐洩瀉者,可與厚樸、石菖蒲、梔子等同用,如連樸飲(《霍亂論》)。
2.治心、胃火熾盛證-口舌生瘡、心煩不寐,心悸不寧、大食等
本品苦寒,清熱瀉火力強(qiáng),作用範(fàn)圍廣泛,可用于各臟腑的火熱病證。因其以清洩心、胃之火見長,故尤多用于心火亢盛及胃火熾盛諸證。如治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瘡,可與梔子、淡竹葉等同用。治心火亢盛之心煩不寐,心悸不寧,可與朱砂、甘草為伍,如黃連安神丸(《直指方》)。治熱入心包、熱盛動(dòng)風(fēng)證,癥見高熱煩躁、神昏譫語及小兒高熱驚厥者,常與牛黃、梔子、黃芩等同用,如萬氏牛黃清心丸(《中國藥典》)。治胃熱嘔吐,可與竹茹、半夏等同用。治胃火牙痛,常與生地黃、升麻、牡丹皮等同用,如清胃散(《脾胃論》)。治胃熱熾盛,消谷善肌,煩渴多飲,常與麥冬、石膏、知母等同用。若治肝火犯胃之嘔吐吞酸,每以本品為主藥,佐以吳茱萸,如左金丸(《丹溪心法》)本品瀉火解毒力強(qiáng)。對于火毒熾盛,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常與大黃、黃芩同用,如瀉心湯(《金匱要略》)。
3.治瘡癰腫毒
本品有良好的瀉火解毒作用。凡「諸瘡腫毒必用之」(《本草集要》)。用于瘡癰疔腫,熱毒熾盛而見紅腫熱痛者,可與黃芩、黃柏、梔子同用,如黃連解毒湯(《外臺秘要》)。
此外,本品研末外摻,或調(diào)敷,可用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1.解熱作用
黃連是清熱瀉火要藥,腹腔注射比較黃連膽汁炙前后(0.9、3.6g/kg)對于乾酵母致熱大鼠解熱作用,結(jié)果表明生黃連的解熱作用強(qiáng)于膽黃連。通過比較黃連葉(4mg/kg)、須(4mg/kg)、根(1mg/kg)的浸膏、塬粉對內(nèi)毒素致家兔發(fā)熱、酵母致大鼠發(fā)熱模型的作用,表明黃連根的解熱效果強(qiáng)于黃連須,黃連葉最弱,未達(dá)到顯著水平。
2.抗炎作用
黃連具有明顯抗炎作用,其甲醇提取物對多種致炎物所致大鼠足腫脹及肉芽腫形成均有顯著抑製作用,局部用藥也可顯著抑制炎性肉芽腫的發(fā)展。受精雞胚試驗(yàn)表明黃連所含多種生物鹼均有顯著抗炎活性,如小檗鹼、藥根鹼、黃連鹼等。另有實(shí)驗(yàn)表明,小檗鹼30、60mg/kg灌服,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細(xì)血管通透性10.6%及35.5%;以20、50mg/kg劑量皮下注射對組胺所致大鼠皮膚毛細(xì)血管通透性也有抑製作用;4、8mg/kg皮下注射,還能明顯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腫脹。
1、黃連配木香:黃連善清熱燥濕而止洩痢;木香善調(diào)中宣滯、行氣止痛。兩藥伍用,共奏清熱燥濕,行氣導(dǎo)滯之功。適用于胃腸濕熱積滯之痢疾,腹痛,里急后重。
2、黃連配半夏:黃連苦寒,善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半夏辛溫,善燥濕化痰,降逆消痞。兩藥伍用,寒熱互用以和陰陽,辛開苦降以調(diào)氣機(jī),除濕熱而化痰濁,有洩熱和胃,降逆消痞,開胸滌痰之功。適用于痰熱互結(jié)、氣機(jī)失暢所致的胸腹悶脹,心下痞滿,嘔吐呃逆。
3、黃連配大黃: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大黃瀉火通便,涼血解毒。兩藥伍用,瀉火涼血解毒之力增強(qiáng)既能清氣分實(shí)熱,又能瀉血分火毒,且有滌腸通便之功。適用于邪熱內(nèi)結(jié)之心下痞滿,胃腸濕熱,火毒壅滯之腹痛下痢及實(shí)熱火毒上炎之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或火熱內(nèi)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
4、黃連配水牛角: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重在氣分;水牛角清熱解毒,涼血消斑,重在血分。兩藥伍用,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作用增強(qiáng)。適用于溫?zé)岵崛藸I血之高熱神昏,發(fā)斑葉衄
不良反應(yīng)可見頭暈、惡心、嘔吐、心慌、胸悶氣短、腹痛或腹瀉加重、煩躁不安、全身關(guān)節(jié)疼痛及皮膚潮紅、瘙癢、紅腫或蕁麻疹、體溫升高,嚴(yán)重者可出現(xiàn)面色蒼白、冷汗、大小便失禁、脫肛、腸絞痛、咳嗽、喉頭水腫、神志不清,甚至血壓下降,唿吸困難,心音低弱,最終導(dǎo)致過敏性休克。
用藥禁忌:
寒證、陽虛證、陰虛證及脾胃虛寒者忌用。孕婦慎用。
本品苦寒性較強(qiáng),易傷脾胃陽氣,不宜久服。人湯劑用量一般應(yīng)控制在4.5g以內(nèi)。
黃連+款冬花 古籍記載藥性相反
黃連+菊花 古籍記載藥性相反
黃連+豬肉 古籍記載藥性相反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gè)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