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飲食健康>飲食常識>飲食檔案>水芹菜和毒芹的區(qū)別

水芹菜和毒芹的區(qū)別

2019年04月15日 15:16閱讀次數(shù):22450
水芹是一種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常見于河溝、水田旁,不少人都喜歡去野外采摘一些水芹菜,但有一種毒芹菜長得與水芹菜非常相似,因此在采摘時一定要注意區(qū)分,下面就來詳細了解一下水芹菜和毒芹的區(qū)別。
1

水芹菜和毒芹的區(qū)別:形態(tài)不同

芹菜高可達70~100厘米,莖單生、中空、具分枝,葉片二至三回羽狀全裂、邊緣具尖鋸齒狀,基生葉具抱莖的膜質葉鞘,復傘形花序、頂生,半球形,花瓣白色,雙懸果近球形,全棵有惡臭。

水芹菜高15~80厘米,莖直立或基部匍匐,基生葉有柄,葉片輪廓三角形,上部葉無柄,復傘形花序頂生,無總苞,萼齒線狀披針形,花瓣白色,花柱基圓錐形,果實近于四角狀橢圓形或筒狀長圓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

水芹菜和野芹菜最明顯的區(qū)分標志是桿上有沒有茸毛,野芹菜的莖上是毛茸茸的,而水芹菜沒有。其次,野芹菜的葉子寬、短一些更像家芹,而水芹菜的葉齒細長莖也細長。

2

水芹菜和毒芹的區(qū)別:分布地區(qū)不同

毒芹又名野芹菜、白頭翁、毒人參、芹葉鉤吻、斑毒芹。生于海拔400~2900米的雜木林下、濕地或水溝邊,分布于蘇聯(lián)的遠東地區(qū)、蒙古、朝鮮、日本,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陜西、甘肅、四川、新疆等省區(qū),江蘇興化歷史上有栽培。

水芹菜原產亞洲東部,分布于中國長江流域、日本北海道、印度南部、緬甸、越南、馬來亞、爪畦及菲律賓等地,我國中部和南部栽培較多,以江西、浙江、廣東、云南和貴州栽培面積較大。

3

水芹菜和毒芹的區(qū)別:毒性不同

野芹菜乃劇毒植物之一,人食之數(shù)分鐘即中毒,口唇常發(fā)泡(乃至血泡),主要毒性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方面,有非常顯著的致痙攣作用,中毒后有頭暈、嘔吐、痙攣、皮膚發(fā)紅、面色發(fā)青,最后出現(xiàn)麻痹現(xiàn)象,死于呼吸衰竭。人中毒量為30~60毫克,致死量為120~150毫克。如果誤食了野芹菜的花,會導致出現(xiàn)惡心、嘔吐、手腳發(fā)冷、四肢麻痹等等,如果嚴重的話,會導致死亡。這是因為野芹菜的毒性可以造成運動神經(jīng)的麻痹,并且抑制延髓中樞的興奮。

水芹菜沒有毒,富含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8克、脂肪0.24克、碳水化合物1.6克、粗纖維1.0克、鈣160毫克、磷61毫克、鐵8.5毫克,還含有蕓香苷、水芹素和檞皮素等,其嫩莖及葉柄質鮮嫩,清香爽口,可生拌或炒食。

4

健康小貼士

如果誤食毒芹食后不久即感口腔、咽喉部燒灼刺痛,隨即出現(xiàn)胸悶、頭痛、惡心、嘔吐,吐出物有鼠尿樣特殊臭味,乏力、嗜睡;繼則四肢無力,步履困難,;四肢麻痹(先下肢再延及上肢),眼瞼下垂,瞳孔散大,失聲,常因呼吸肌麻痹窒息而死。致死期最短者數(shù)分鐘,長者可達25小時。

急救處理:

1、立即予3%~5%鞣酸溶液或1:2000高錳酸鉀溶液洗胃。

2、予類瀉劑導瀉。

3、靜脈補液,促進毒物排泄,因吐瀉失水者,尤應注意補充血容量和糾正電解質及酸堿失衡。必要時可予換血或輸入新鮮血。

4、清潔灌腸后再予4%鞣酸溶液200~300ml保留灌腸。

5、出現(xiàn)肢體麻痹者,可予新斯的明1mg皮下注射或肌內注射,必要時可予重復。呼吸肌麻痹時,應迅速吸氧,人工呼吸,必要時作氣管切開。

6、中樞性麻痹、呼吸衰竭者予呼吸興奮劑或納洛酮0.4~0.8mg,每隔4小時左右可重復使用,并予吸氧,其他參閱論中毒性腦病處理。

網(wǎng)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