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些事兒,盡量別再做啦——
1、過多干預孩子的飲食
孩子有自己對食物的看法,在用餐時,不要試圖強迫孩子吃放在他們盤子里的每一種食物。當孩子拒絕吃某種食物時,父母如果表現(xiàn)出過多關注,反而會引起孩子的不滿,加深他們對自己拒絕食物行為的印象。
當孩子拒絕某種食物時,媽媽可以假裝無意地感嘆孩子剛剛拒絕的食物:“啊,這是什么,怎么嘎嘣嘎嘣脆脆的呀?真好吃?!薄奥犝f這顆聰明豆吃下去會變聰明,媽媽可要吃了哦~”
這樣說完之后,就不用再催促,等待并觀察他們的反應,看看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吧!
Tips:
如果孩子們總是抱怨食物,可以試著讓他們自己準備一次。每周安排一天讓孩子們自己選擇晚餐食物,或者讓孩子自己動手制作。即便很小的孩子也能完成撕生菜葉、開魚罐頭等動作,并制作簡單的沙拉。
2、過度追求孩子在餐桌上的完美表現(xiàn)
您可以在孩子適當?shù)臅r期給予他們正確的經(jīng)驗,讓他們成為餐桌上的小紳士、小淑女,但前提是:你必須知道孩子的能力,也就是依孩子每一階段的能力來做適當?shù)囊?。對年齡小的孩子而言,玩食物、弄灑牛奶、把食物掉到地板上,都是正常的。孩子的發(fā)展適應性行為并非不良行為。你只需要把灑出的東西打掃干凈,讓小狗吃掉到地上的食物,或在年齡小的孩子的下方鋪一張塑料布。在餐后,你可以邀請孩子和你一起收拾弄灑在地面上的食物。
3、用餐時處處糾正孩子的行為
就餐本應是一件全家人快樂幸福的事情,如果就餐時父母過度地把關注點放到糾正孩子吃飯行為上,對孩子來說,會降低他們對吃飯這件事的愉悅感和興趣。當我們專注于訓練孩子的用餐禮儀、培養(yǎng)用餐好習慣時,常常忘了讓他們首先感受到,吃飯時一個享受愉悅的過程——這才是我們的出發(fā)點。
輕松的用餐氛圍餐桌禮儀的培養(yǎng),不應該僅僅限于在餐桌之上。餐桌禮儀和日常生活的其他行為息息相關,從日常生活的基礎的禮儀開始培養(yǎng),可能對孩子來說會更容易接受一些。"請“,”謝謝“,”對不起“,從基本的禮貌用語開始吧!
1、管理好自己的餐桌禮儀
學前兒童最大的特點就是模仿,從周圍環(huán)境中模仿觀察成人的言行。所以,家中的大人在餐桌上應該一致性地向孩子展示餐桌上該有的行為舉止。
在孩子面前展現(xiàn)餐桌上應有的禮儀風范在此基礎上,再堅持通過溫柔有趣的提醒,加強他們的觀念:比如,飯前洗手、正確使用餐具、不要敲打餐具、不要喊叫等。
隨著孩子年齡的漸增,不管是動作的協(xié)調性、說話的能力、對事情的理解力越來越強時,父母就可要求多一點,包括:要求孩子減少飯粒、菜屑掉出碗外;要求孩子飯后收拾桌面、吃完飯擦嘴巴等。
2、尊重餐廳的服務人員
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一周七天擔當角色范本,是養(yǎng)育孩子的挑戰(zhàn)之一。行動勝于空洞乏味的言傳。就像簡單的“請、謝謝、對不起”,每個成年人都會教給孩子,但小孩更直觀地感受到的不是這些詞匯的應用,而是父母對待他人的態(tài)度和行為。比如在餐廳用餐時對待服務人員的態(tài)度。
不耐煩或是輕蔑的語氣都有可能被孩子看在眼里。
八歲的羅伯最討厭和父母一起出去吃飯。父親對待服務員的說話方式令他感到尷尬不已。只要有那么一丁點不滿意的,他父親就會毫不客氣地把服務員叫來?!澳惝斎豢梢远嗄命c水來?!备赣H會用一種諷刺的語調說,“哦,當然,還可以來點檸檬片,如果不是太麻煩的話?!狈諉T聽了面色鐵青,而羅伯則恨不得躲到桌子底下去。
孩子即便討厭父母的行為,他們也可能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父母的影響。
比起在自家餐桌上用餐,媽媽們可能更擔心的是另一種情形——帶孩子外出就餐?!疤炷?,有時吃進肚子里的氣比吃的食物還多!”“實在太麻煩了,我總是盡量避免帶孩子外出用餐?!?
這里,首先要強調的一點就是“千萬不要因為怕麻煩而放棄帶小孩出門”。
因為在餐廳里看各式各樣的人、觀察環(huán)境,感受輕松歡樂的氣氛,都是潛移默化的啟蒙。只要當你決定帶小寶寶出門前,備課工作做仔細,就能讓吃飯變成一個令人愉快的過程。
選擇合適的餐廳
可以選擇一些有花園、戶外走廊或設有兒童活動區(qū)域的餐廳。耐性短是小孩子的天性,當他有些坐不住的時候,可以帶他出去放放風,尋找點其它樂趣。另外,在選擇餐廳的時候還要著重考慮是否有提供適合孩子食用的安全可靠的食物,畢竟,和大人一起享用美味才是出去吃飯的根本。
注意!絕對不要選擇的地方:
1. 非常正式的高級餐廳(尤其是晚餐),無論是否有明文規(guī)定,帶低齡的孩子去都是不禮貌的;
2. 有酒吧性質的餐廳,吵鬧的音樂和狹窄的環(huán)境也不適合兒童;
3. 火鍋、燒烤一類的有危險系數(shù)的餐廳。
Tips:
訂座的時千萬不要省略孩子的座位——事實上倆孩子比倆大人所需的活動空間更大,因此無論孩子多小,都不能省略其就餐的座位空間。
模擬聚餐
為了讓孩子熟悉外出“做客”吃飯的場景,父母可以選擇非吃飯的時間用游戲的方式幫助他們。模擬場景的體驗,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比如,在家中進行角色扮演,讓孩子邀請他的玩具們來用餐。然后真實模擬用餐的場景:鋪上桌布,裝備好正式的餐具以及得體的穿著,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在餐桌上如何尊重他人。
在外用餐,總有一些時候我們沒辦法掌握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波動。再有教養(yǎng)的小孩也會有這樣的時刻——也許是身體不舒服,或者是情緒不佳,總之,他失控了。
這時,下面的幾條建議或許有幫助:
● 不要當眾訓斥孩子,這只會讓場面更糟;
● 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放輕松,要相信大家對你和孩子的窘境會給予理解。這種時刻最怕的就是大人的慌亂和緊張。
● 迅速而平靜地把孩子帶到一個安靜的、不會打擾到其他人的地方穩(wěn)定孩子的情緒,溫柔詢問原因并幫助他梳理情緒。
附:兒童9項最基本餐桌禮儀
1. Never complain about the food you are served.不抱怨人家給你準備的飯菜。
2. Never talk with food in your mouth.咀嚼飯菜的時候不開口說話。
3. Never interrupt others while they are talking.別人談話不隨便插嘴。
4. Always put your napkin in your lap.把你的餐巾放在膝蓋上。
5. Always wait until everyone is seated and the prayer is said before beginning the meal.要等到每個人都上桌并完成飯前祈禱后才能開始就餐(祈禱,不適用于非宗教家庭,但最好也是要等到大家坐定后長輩宣布開始吃飯才能動手)
6. Always say please and thank you.隨時說 “請” 和 “謝謝”
7. Always ask to be excused if you need to leave the table during the meal.如果就餐中間你要離開桌子,必須打招呼。
8. Always stay seated until excused at the end of the meal.好好坐著,直到就餐結束,或家人同意你離開飯桌。
9. Always say thank you to the cook or host.向給你做飯的廚師或招待你的主人表示感謝。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