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兒子今年3歲,9月份上幼兒園的時候還好好的,最近卻每天委屈巴巴地嚷著不想上幼兒園。一問才知道,原來兒子無意間跟小朋友們說了自己還跟媽媽一起睡,因為怕黑、怕怪獸……
之后幾個小男孩每天看到他,就嘲笑他“膽小鬼”;兒子也覺得自己“不敢一個人睡”很丟人,所以每天一想到要到幼兒園、被嘲笑,就渾身緊張。
朋友跟兒子說了很多次“別聽他們說,沒什么好怕的”,但他還是對于上幼兒園很抗拒。不僅如此,本來有了一點點進展的「分床睡」也中斷了。
其實,無論是分床睡,還是在幼兒園被嘲笑,這兩件事本質(zhì)上要解決都是孩子“膽小”的問題。
因為日后孩子還會遇到更多、更大的困難,而我們卻無法維護他一輩子,能教給他的只有面對挫折的態(tài)度。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我們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勇氣——
向孩子坦言我們自己內(nèi)心的「恐懼」
對于孩子一些“膽小怕事”的表現(xiàn),我們做家長的一定不要責怪他“膽小”“沒用”之類的,因為這只會讓孩子愈發(fā)失去直面恐懼的信心。
讓孩子勇敢面對恐懼的前提是:先讓孩子知道,「恐懼」情緒本身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東西,更不會丟人!
無論是誰,都會有恐懼或者害怕的時候,大人也一樣。所以我們不妨找個機會,跟孩子坦白自己內(nèi)心的恐懼、不足。比如:“爸爸第一次開車的時候其實也會害怕?!薄ⅰ坝袝r媽媽太晚下班,看著黑黑的街道也怕怕的。”
實際上,能承認自己的恐懼、不足,這種行為本身就已經(jīng)是勇氣的體現(xiàn)。所以,我們要先幫助孩子去接納自己的情緒,讓他明白「恐懼」是正常的,沒什么大不了!努力一把就可以戰(zhàn)勝了!
分清「魯莽」和「勇敢」
小孩子之間難免會相互比較,這是幼童交往過程中的正?,F(xiàn)象,適當?shù)谋容^有利于孩子日后的社會適應能力。
但有些孩子眼中跟「勇敢」有關(guān)的攀比,需要我們?nèi)ヒ龑?,比如小孩子間可能出現(xiàn)這樣比較:你從門走出去吧,我翻墻過去,你敢嗎?
孩子年紀小,他們還不知道這只是偽裝成「勇敢」的「魯莽」,這種所謂的勇敢,背后是安全隱患。
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幫助孩子分清什么是魯莽,什么是勇敢。告訴孩子:真正的勇敢,一定是對自己和他人有幫助的。
教孩子走路昂首挺胸
教孩子昂首挺胸走路有多重要?人的心態(tài)能影響儀態(tài),但儀態(tài)也會反向塑造人的心態(tài)。哈佛心理學家曾做過一項實驗:
他把志愿者們分成2組,分別保持“昂首挺胸”和“駝背含胸”的姿勢2分鐘,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昂首挺胸”組睪丸酮(這種激素分泌會給人帶來自信)上升了20%,而“駝背含胸”組卻下降了11%!
也就是說,人的姿勢儀態(tài),在生理層面上,確實是會影響人的自信和勇氣的!所以,哪怕一開始是假裝的也好,先讓孩子試一試,走路時把頭抬起來、把胸挺起來,慢慢地,他真的會感覺自己好像“厲害”了那么一點。
引導孩子去積累「小成就」
除了儀態(tài)上的改變,「勇敢」這種東西,光說不練是絕對不行的,但又不能一上來就讓孩子覺得太困難,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小小的切入點——
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去積累一點一滴的「小成就」,比如:全程自己拼好了一個積木玩具,第一次拖地做得還不錯……
如果孩子已經(jīng)會畫畫或?qū)懽?,最好能讓他自己親手記錄下來,記錄得很簡單也沒關(guān)系,只要孩子能樂意地記錄就行;如果孩子還不會/不愿畫畫寫寫的,就一起開開心心拍個照,作為這個「小成就」的紀念。
以后,當孩子遇到害怕的事情時,就可以引導他回憶這些成功的經(jīng)歷。讓他自己從自己的「小成就」中獲取勇氣,總比干巴巴地告訴孩子“別怕,你一定可以的”強多了。
讓孩子去接納恐懼,是戰(zhàn)勝恐懼的前提。
同時,培養(yǎng)孩子的勇氣,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這個過程中,哪怕孩子的表現(xiàn)一時不能讓人滿意,也千萬別輕易貼上“膽小”“怕事”“沒用”之類的標簽;
需要我們引導孩子分清「勇敢」和「魯莽」,用“昂首挺胸”的姿態(tài)去生活,在生活中的一次次「小成就」中,更加堅定“我可以”的信念。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