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父母自己過得節(jié)儉,但對孩子卻很舍得付出,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使得孩子從小沒有培養(yǎng)出良好的金錢觀念,因為父母沒有做出表率,孩子無法從父母身上學到正確的金錢觀念。就會導致孩子失去了對金錢的把控能力,容易出現(xiàn)兩個極端。
一個極端是孩子長大后變得有錢不回花,沒買一樣東西就會想到父母的節(jié)儉,畏畏縮縮,先看價格再考慮實用性,在心中權衡貴賤很久,最后無奈放棄。另一個極端是,父母對孩子的舍得和對自己的節(jié)儉,形成了鮮明對比,使得孩子花錢大手大腳,不懂心疼父母,沒有理財意思,會毫無節(jié)制的消費,把巨大的壓力扛著父母身上。
孩子們小時候,父母舍得給孩子花錢,孩子會欣然接受??僧敽⒆哟笠恍吹礁改负芄?jié)儉,卻對自己很大方,孩子就會從內心生出愧疚之心,這是因為孩子懂事了,他們會在自己的小心思里替父母考慮。雖然父母認為這樣的行為不會影響孩子,但其實孩子已經因為愧疚而變得不好意思去花父母的辛苦錢。長大一些后,孩子也會有自己的虛弱心,可因為過分心疼父母,孩子會認為父母那么節(jié)儉,自己花錢會有愧疚感,就只會羨慕別人的漂亮衣服,羨慕別人的漂亮打扮。雖說父母一直說想買什么就說話,可孩子往往會因為愧疚不敢開口,光是羨慕別人,自己卻得不到,長此以往會導致孩子變得自卑。
往往過分節(jié)儉的父母,會在體現(xiàn)在吃、穿兩個方面,會不舍得吃好的,把好的留給孩子,不舍得穿好的,把錢留給孩子,生活中更是一切非必須品的物件絕不添加。這樣的過度節(jié)儉會使得孩子愧疚,孩子內心會認為父母都沒有享受過,自己享受會有罪惡感。
往往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因為他們看到父母的節(jié)儉,就愧疚,就不想讓父母失望,往往會給予自己更大的心理壓力,但一次的失利就會讓他們背負罪惡感,覺得對不起父母,久而久之孩子的壓力越來越大,就更容易緊張,更容易失利,雖然很努力的學習,但依舊考不出好成績,自己的內心也開始對自己失望,甚至放棄。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