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一種是發(fā)酵過頭,糖都轉化為酒精了。另一種就是前面說的,糖化反應被酒化反應抑制了。也就是糯米中的淀粉沒能完全轉化為葡萄糖,而有限的糖都變成酒了。這種情況一般是因為發(fā)酵時空氣被徹底隔絕了。根霉菌的作用需要氧氣的參與,而酵母菌是厭氧的。所以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根霉菌的活性會被抑制,無法徹底進行糖化。還有個可能性是環(huán)境溫度太高。根霉菌最適宜的溫度是28-30度,而酵母菌是30-35度,所以若溫度太高,同樣有可能出現(xiàn)根霉菌活性不夠而酵母菌依然存活的情況。
醪糟發(fā)酸有可能是在制作的過程中接觸很多其他的雜菌,其中主要的就是乳酸桿菌。乳酸菌為厭氧菌,利用糖類產(chǎn)生乳酸。乳酸桿菌和酵母菌的生長表現(xiàn)出拮抗性。而當乳酸桿菌大量生長后產(chǎn)生乳酸,醪液pH值降低,使酵母菌凝聚變性,最終引起酵母菌的死亡。
有便是蒸飯時未蒸透,淀粉糊化程度低,不利于根霉菌的生長,影響糖化步驟,直接后果——醪糟不甜。同時,某些能直接分解淀粉的雜菌也可能滋生。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