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媽媽做輔食時能掌握一些小技巧,相信一定能讓寶寶吃得更健康更開心,那么到底做輔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1、綠葉青菜需要焯水
每次在做綠葉青菜的時候,我都盡量提前用開水焯一遍。
燒開一鍋水,把綠葉青菜洗干凈后丟進(jìn)去,燙30秒左右。最好是先燙根部,再把整體放進(jìn)去。注意焯青菜的水要直接倒掉,不能再做他用。
因為去除殘留農(nóng)藥和亞硝酸鹽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水焯或者用果蔬清洗液來清洗。
如果用果蔬清洗液,要顧忌到殘留的問題,需要反復(fù)清洗很多遍,用水焯就顯得方便很多。
青菜為何先焯水,后切碎?
如果說焯水,是為了去除殘留農(nóng)藥和亞硝酸鹽,那為什么不能先切碎,再焯水?
除了不好撈,主要是因為蔬菜切碎后再焯水,會流失大量的水溶性維生素。而這些,恰恰是綠葉青菜最寶貴的部分。
2、肉類焯水,要記得涼水入鍋哦
燉肉的時候,也需要提前焯一下水,是為了去掉肉里面的血水,減少肉的肉腥味。但一定要注意,肉是涼水入鍋。
假如等水燒開后,再把肉下入鍋中,肉質(zhì)表面會迅速收緊,肉里面的血水就焯不出來了。
當(dāng)水煮開后,表面的浮沫就是肉里面的血水,把它們撇去,再趁著水滾的時候,把肉撈出來。
3、蛋皮怎么煎,才不容易破
用蛋皮包起來吃,會讓寶寶覺得很有趣。 但很多麻麻跟我抱怨,煎蛋餅的時候,非常容易碎掉。
我的秘訣就是在雞蛋中,加點淀粉和清水。加了淀粉會讓蛋皮變得有韌性,不容易破;加了清水,會讓蛋皮的口感變得軟嫩。
然后,再把調(diào)配好的水淀粉與2個打散的雞蛋液混合起來,就可以去煎蛋皮了。
煎的時候,把鍋轉(zhuǎn)動一圈, 讓蛋液鋪滿整個鍋底就可以了。千萬別倒太多,蛋餅過厚也容易破。
4、肉要怎么去腥才好吃
有時候燉出來的肉有股肉腥味,寶寶一聞就扭頭。
要想肉味好,燉煮的時候,得加點蔥、姜來去腥。給寶寶做輔食,根據(jù)肉的量來加一片姜、一段蔥就可以了。
蔥、姜這兩種食材,寶寶不會直接吃掉,只是用來借味,去腥。
所以制作輔食的時候,不用特意避諱它們,都是天然的調(diào)味食材,不等同于咱們后期加工的那些調(diào)味品。
5、做肉餡怎么做更好吃
做肉餡,最怕干。多加液體,比如加雞蛋、加亞麻籽油、橄欖油,都是為了讓肉餡變得更順滑好吃。
干干的肉餡,別說寶寶嚼不動,咱們大人也不太喜歡吃。還有稍微帶一點肥肉,也會讓肉餡沒那么干。
適用場景:11個月左右的寶寶,開始吃餃子、包子、餛飩、肉丸,都會用到這個小技巧。
6、蒸蛋的比例
一般蒸雞蛋羹,在雞蛋中加溫水的比例很重要。
為了蛋羹軟嫩,會建議蛋液與溫水的比例設(shè)定在1:1.5-1:2之間,我一般會用1:1.8比例,溫水再多一點也不會有差。
這樣蒸出的蛋羹比較嫩,不容易老,當(dāng)然掌握好火候也很重要。
適用場景:寶寶添加蛋黃后就能用得到,不論是用蛋黃還是用全蛋來蒸蛋,都適用于這個比例,YES!
7、魚類如何去腥
很多寶寶不喜歡魚腥味。我們在處理三文魚、鱈魚等這些魚肉的時候,可以提前用檸檬片腌制10分鐘。
適用場景:給寶寶添加魚泥、魚肉松、魚丸,都可以提前把魚肉用檸檬片腌制一下。
8、如何讓肉變得更嫩
在處理肉的時候,可以滴一點獼猴桃汁,里面的維C能夠讓肉變得更嫩,或者裹一層淀粉(也就是生粉),同樣也可以讓肉變得更嫩。
但是肉下鍋之后,不要急著馬上翻炒,會粘鍋,待底部的肉變熟后,再翻炒。
適用場景:這種做法,比較適合18個月以上的大寶寶,做一些肉類急火快炒的家常菜,能夠用到。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