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寶媽在哺乳期懷孕了,那么問題來了,在這個期間懷孕的寶媽就會問了,哺乳期懷孕還能繼續(xù)喂奶嗎?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親戚、朋友和保健專家可能會對孕期哺乳表示質疑。他們擔心的可能是這會給你腹中的胎兒帶來風險。并沒有證據顯示在正常懷孕過程中哺乳會損失掉未出生寶寶必需的營養(yǎng),了解了這一點以后你的擔心應該會少很多了。
醫(yī)學研究指出,哺乳會刺激“催產素”分泌,催產素是一種會讓子宮收縮的激素,而在孕期若有不正常宮縮,會使胎兒健康有疑慮,但亦有醫(yī)學研究發(fā)現,子宮內的催產素接收器,在懷孕24周前不會活動,所以才會有在懷孕后仍可哺乳的說法。
生活中,其實有許多孕期哺乳的成功案例,不過每個媽媽的體質不同,亦有部分孕媽媽在孕期哺乳導致流產的憾事發(fā)生,因此是否要在孕期持續(xù)哺喂母乳,必須非常審慎且小心的評估,且也應該咨詢婦產科醫(yī)師專業(yè)的意見,再做決定。
一般而言,以下情況的孕媽媽并不適合孕期哺乳:
2、多胞胎。
3、孕期有不正常宮縮狀況。
4、胎兒體重無明顯增加。
此外,若孕期哺乳發(fā)現有出血的癥狀,必須立即的停止哺乳并就醫(yī),千萬不可輕忽哺乳對懷孕胎兒的影響。
其實,孕期哺乳的重點并不是要靠母奶喂大寶寶,而是通過乳房來安撫本來就持續(xù)在喝奶的寶寶,并在需要的時候給寶寶含著吸吮一下,通常會比哄半天輕松多了。也因此,期待進行孕期哺乳的媽咪們,除了照顧自己的身心狀態(tài)外,也要視寶寶的年齡給予其他的轉換,而不是讓寶寶依舊將全部的需要和滿足建立在吸吮上,像是告訴寶寶輕輕地喝、數到5或10要松口,或者是先給寶寶副食品,必要時再喝幾口母乳。
至于有流產史或是孕期狀況不穩(wěn)定的懷孕媽媽,緊急離乳(斷奶)并不是件壞事。孕期胎兒發(fā)育需要非常多的營養(yǎng),為了孕期安全,你最好著手給大寶寶斷奶了。
懷孕了怎么喂奶?
盡管哺乳期間會感到宮縮,但宮縮本來就是懷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在性生活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宮縮,而大部分夫婦在懷孕時也保持性生活。目前,沒有明確的醫(yī)學指南定義在何種情況下孕期哺乳可能產生風險,孕期護理者對此也是眾說紛紜,各執(zhí)一詞。如果你計劃在懷孕時仍然進行哺乳,那么你有以下需要注意:
1、孕期需要額外的休息
孕期哺乳時以躺下的姿勢來給寶寶喂奶將幫助你獲得額外的休息。布置一間符合寶寶安全要求的房間,躺在地上的墊子或者板床上喂奶,如果你的寶寶吃完奶去玩了,你就可以繼續(xù)休息。誰知道呢,你們倆可能都漸漸睡著了。
2、調整寶寶吃奶的位置
有些媽媽在懷孕期間乳頭可能會變得敏感。仔細地調整寶寶吃奶的位置會有幫助。從生產課程學到的呼吸技巧可以幫你改善乳頭敏感度提高引起的不適。如果給寶寶喂奶讓你感到疲憊,呼吸技巧也可以帶來幫助。如果你的寶寶足夠大能溝通,你可以告訴他或她吃奶的時候輕柔一點或者少吃一會兒。這樣將有助于保護你敏感的乳頭并且緩解你的疲勞感。
3、觀察奶水是否夠喝
90%的孕期哺乳媽媽會岀現奶水減少的現象,但并不絕對。你但吸奶時要注意身體的反應,適時停止。孕期哺乳的婦女經常會發(fā)現在懷孕四五個月的時候奶量會減少。如果吃奶的寶寶還不滿一歲,要觀察他的體重增長情況來確定他是否吃到了足夠多的奶水。有個別的媽媽在懷孕期間乳汁的味道還會發(fā)生改變。這些改變有可能會促使比較大的寶寶減少吃母乳的次數,或者完全離乳。
4、儲存母乳
可以在自己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儲存母乳,為可能發(fā)生的奶量減少做準備。如果你在孕期成功哺乳,這也是你給第二個孩子的禮物。因為她的哺乳過程很可能會更輕松,不需要面對異常困難的通乳等問題,因為你的乳腺一直是比較暢通的狀態(tài)。同時孕期哺乳也是給大寶不斷建立安全感的過程,讓大寶在你產后更能快速接受弟妹的到來,減少嫉妒等負面情緒。 產后初期的哺乳,你可以每次先讓小寶吃,再讓大寶吃,確保小寶吃到足夠的初乳,但也不必糾結初乳會被大寶吃光,因為初乳是最初幾天的母乳,并不只是指幾滴。
孕期哺乳常見問題
母乳媽媽在孕期持續(xù)哺乳時,也會因懷孕的身型、體質的變化,而增加哺乳的困難度,以下整理孕期哺乳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1、乳頭敏感疼痛:
孕期因體內賀爾蒙變化,乳頭特別容易感到敏感,因此哺乳(特別是親喂時)乳頭容易感到疼痛,這時可以逐漸的縮短每次的哺乳時間,并降低哺乳頻率,來減輕乳頭疼痛的情況。若哺乳時感到乳頭十分疼痛,可以試著用拉梅茲呼吸法來幫助自己放松。
2、哺乳姿勢不舒適:
隨著孕媽媽的肚子越來越大,要找到一個舒服的哺乳姿勢變得很困難,這時建議可以用躺喂的方式,來減低肚子受到大寶寶壓迫的機率。要注意這時候哺乳還是要以「媽媽舒適」為最重要的前提,不要過度勉強自己,若真感到不舒適則可考慮漸進式的替大寶寶離乳。
3、乳量減少、乳汁味道改變:
懷孕期間乳汁會有減少和味道改變的狀況,有時候大寶寶會一時之間無法適應而有抗拒、發(fā)脾氣的狀況,這時候可先考量大寶寶是否需要補充其他食物來補足缺少攝取的母奶養(yǎng)分,其次就是真誠的與寶寶溝通媽媽目前的身體狀況,讓他了解乳汁味道改變的原因。
4、孕媽媽的感受:
懷孕期間媽媽容易感到疲倦,因為身體變化以及哺乳時帶來的不舒適,有些媽媽會因此心理對于哺乳產生抗拒的感覺,這完全是正常的現象,孕媽媽無須過于勉強自己,當感到不舒服、不想哺乳的情況,不妨就暫停哺乳,尋找其他和大寶寶之間的親子連結。
5、大小孩的適應問題:
若孕媽媽原本是無限制的哺喂母乳,而懷孕后必須改變哺乳型態(tài)、降低哺乳的次數,有些孩子會有失落、哭鬧的狀況,孕媽媽此時可真誠的與孩子溝通,漸進式的替孩子離乳,這樣做比起生產后突然離乳,孩子必須同時面對“弟妹來瓜分媽媽的愛”與“斷奶”兩種改變,要來的實際一些。
6、孕期宮縮與出血
若哺乳時發(fā)現有不正常宮縮或出血的狀況,請立即停止哺乳,并至婦產科就醫(yī)。
哺乳期懷孕了怎么斷奶?
如果你決定要給你的寶寶斷奶,循序漸進會更加容易。“不提供,不拒絕”的辦法對很多媽媽都很有效。試試看你能不能觀察出你的寶寶什么時候會要求吃奶,然后及時地分散他的注意力或者用健康的小點心代替母乳。避免坐在你最常喂奶的地方。確保你給予寶寶更多的擁抱和關注。記住,給寶寶斷奶可能很困難,以至于有時媽媽很輕易就又開始哺乳了。
緊急離乳難度最高的可能是處理1歲多的學步兒了,執(zhí)拗的年齡,說理很難說的清,此時,家人的協助就顯得格外重要。準備水和食物,請丈夫或家人協助多帶孩子出門走走,空間的轉換和新奇的事物可能讓這些小小探險家忘記喝奶的堅持,有些媽咪同時也會避免穿哺乳衣,同時收起喂奶枕,藉以改變情境。
一般來說,幫助1歲前的嬰兒或是3歲以上幼兒緊急離乳的難度比較低,因為前者反抗能力較低,后者的年齡則已經達到可以溝通的狀態(tài)。舉例來說,6個月大以上的寶寶,如果不會用奶瓶就不要勉強,可以先給予副食品,用湯匙或吸管給予奶類,并且增加戶外活動或與其他家人互動的時間。
如果需要緊急離乳的是2歲或2歲以上的幼兒,千萬不要小看小寶貝們的愛心和自制力,讓他們跟您站在同一陣線,告訴他們現在發(fā)生什幺事,以及即將發(fā)生的變化一一媽媽的肚子里又有了小寶寶,等寶寶生出來以后,如果你要喝母乳再一起來吧!
事實上,小寶寶出生后,通常已離乳的大寶寶不會再要品嘗母乳或是重新要求吃母乳。有些寶寶可能已經忘了如何吸吮,有些會抱怨母乳的口味,也有一些寶寶會很高興重新通過母乳喂哺和媽媽恢復親密。如果你不希望大寶寶來吸吮乳頭,可以用杯子或者勺子來喂擠出的母乳。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