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健康>產后>產后疾病>宮頸炎和宮頸糜爛的區(qū)別有哪些

宮頸炎和宮頸糜爛的區(qū)別有哪些

2016年11月02日 14:38閱讀次數:642
宮頸炎和宮頸糜爛的區(qū)別有哪些?宮頸炎與宮頸糜爛是婦科中最常用到的疾病名稱,那么,宮頸糜爛與宮頸炎的區(qū)別有什么呢?宮頸炎和宮頸糜爛的區(qū)別有哪些呢??
1

宮頸炎和宮頸糜爛的區(qū)別有哪些之定義上

宮頸炎:宮頸炎是婦科常見疾病之一,包括子宮頸陰道部炎癥及子宮頸管黏膜炎癥。因子宮頸管陰道部鱗狀上皮與陰道鱗狀相延續(xù),陰道炎癥均可引起子宮頸陰道部炎癥。由于子宮頸管黏膜上皮為單層柱狀上皮,抗感染能力較差,易發(fā)生感染。臨床多見的子宮頸炎是急性子宮頸管黏膜炎,若急性子宮頸炎未經及時診治或病原體持續(xù)存在,可導致慢性子宮頸炎癥。

宮頸糜爛:宮頸糜爛曾經是一個困擾了很多女性的一個疾病。去做體檢,幾乎是十有八九會被診斷為宮頸糜爛。2008年,本科生的第7版《婦產科學》教材取消“宮頸糜爛”病名,以“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生理現象取代。 宮頸糜爛,說到底,實際上是過去對宮頸的一種正常表現的錯誤認識。

宮頸炎和宮頸糜爛的區(qū)別有哪些

2

宮頸炎和宮頸糜爛的區(qū)別有哪些之表現上

宮頸炎:白帶增多,由于病原體、炎癥范圍及程度不同,白帶可呈乳白色粘液狀,也可呈淡黃色膿性,有時呈血性或性交后出血。炎癥擴散至盆腔時可出現腰部酸痛及下腹部墜痛。婦科檢查時可見宮頸有不同程度的糜爛、肥大、腺體囊腫或息肉。

宮頸糜爛: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屬正常生理現象,沒有什么特殊的臨床表現。有些人可能會有接觸性出血的表現,但只是宮頸的個體差異,就象有些人嚼點硬東西,牙齒或者口腔就會出點血。如果有白帶增多、發(fā)黃,有異味時,則是宮頸炎癥的表現。宮頸那囊和肥大,也是宮頸慢性炎癥的結果。

宮頸炎和宮頸糜爛的區(qū)別有哪些2

3

宮頸炎和宮頸糜爛的區(qū)別有哪些之病因上

宮頸炎:由于分娩、流產或手術損傷宮頸后發(fā)生。病原體主要為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和厭氧菌,其次是淋病雙球菌、結核桿菌,原蟲中有滴蟲和阿米巴。特殊情況下為化學物質和放射線所引起。

宮頸糜爛:發(fā)病原因有機械性刺激或損傷,如性生活、流產和分娩裂傷和細菌的侵襲造成宮頸炎;病原體侵襲,常見為一般化膿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淋病雙球菌、結核桿菌、病毒、放線菌、滴蟲、阿米巴均可引起宮頸炎。

宮頸炎和宮頸糜爛的區(qū)別有哪些3

網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14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