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網(wǎng)絡(luò)上盛傳,說芝麻含鈣量最高,補(bǔ)鈣效果大于牛奶!芝麻含鈣高這是對的,但是并不能和牛奶媲美,因為芝麻里面的鈣吸收率低,而且芝麻屬于油料作物熱量極高,每次攝入的量非常有限!
牛奶可以很輕松喝到500克,而芝麻一次最多能吃到20克,寶寶吃的量就更少了!所以這補(bǔ)鈣能力是沒法相提并論的,不過芝麻醬有它自己的特別之處。
100克芝麻,鈣780毫克,如果一次吃20克那么可以獲得鈣156毫克,看著雖高但是吸收率低,因為整粒芝麻的種皮中含有草酸和植酸,會影響到鈣的吸收!而且整粒的芝麻殼很厚,很難消化,基本在人體里就是“穿腸而過”的!
不過,如果把芝麻磨細(xì),做成芝麻醬,不再受芝麻殼的限制,那么整個吸收率會大大的提高,鈣的吸收率也提高了!
說芝麻醬是高鈣美食,才是實至名歸的。
寶寶也很適合吃芝麻醬,由于1歲以內(nèi)寶寶不能吃鹽,輔食味道很淡,這時候其實可以用點芝麻醬調(diào)味,芝麻醬不僅味道香濃,還可補(bǔ)鈣補(bǔ)鐵,而且芝麻里鈣和鎂的比例大概是2:1,這個比例是非常適合鈣吸收的。
市售的芝麻醬,很多都不是純的,大都添加了花生,花生最大的問題是放久了會感染黃曲霉素,自己在家里做的話,就用上好的純芝麻做就可以了。
今天介紹的是寶寶版芝麻醬,做給寶寶吃,原料就特別簡單,就用芝麻和植物油,不添加鹽,如果是大人吃,還可以加入花椒、八角等大料去調(diào)味。
芝麻醬(寶寶版)
適合月齡:6個月以上
(小寶寶先少量嘗試,確定不過敏后再大膽的吃)
--用料--
生白芝麻 200克
茶油 30克
說明:
用黑芝麻也可以,兩者在營養(yǎng)價值上區(qū)別不大,只是我覺得用白芝麻做出來的芝麻醬顏值更高,再說也很少見過黑芝麻醬嘛;
一般做芝麻醬用的是芝麻油,味道更香,我這里用的是茶油,從營養(yǎng)價值上看,茶油更好哦。
--工具--
料理棒或者其它能攪拌打碎的工具
不粘鍋
--做法--
1、選擇好的白芝麻,我第一次做用的是300克,量可自己隨意調(diào)整;
當(dāng)然如果有炒好的熟芝麻更好,既不用洗也不用炒了;
2、芝麻用水清洗一遍,用水浸泡時,一些空殼會浮出水面,把浮出來的芝麻倒掉;
芝麻控干水份(我是晾了一晚上,第二天再炒的)。
3、炒芝麻。用大火快炒,不停的翻炒防止糊鍋底;
如果是大人吃,這個時候可以加花椒、八角等大料一起炒了,會很香,還可以加鹽,這樣做出來的芝麻醬就非常有味道,不過這是給定寶吃的,啥也別加了。
4、芝麻炒至微黃,顆粒飽滿且有芝麻香味飄出時就差不多可以關(guān)火了,一兩分鐘就夠了,炒久了會糊的;
5、芝麻晾涼后,倒入料理棒內(nèi),攪打; 打的時候多停頓,不能一次打太長時間,以免溫度太高卡機(jī);
6、打成這種粉末狀后就可以加油了,這種情況很難再打細(xì),加油后繼續(xù)打,能打的更細(xì)膩;
7、加入茶油,攪拌均勻后,繼續(xù)攪打至芝麻醬變細(xì)膩;
可隨時停下來觀察,打到你自己滿意為止!
這樣,芝麻醬就做好咯,用小玻璃瓶裝起來,一次不宜做多,做好的芝麻醬盡快吃完,不過芝麻醬相對別的食物保質(zhì)期更久,我建議最好一個月內(nèi)吃完,平時加蓋放冰箱儲存,隨吃隨取就好。
芝麻醬好吃補(bǔ)鈣這是公認(rèn)的,但其實吃芝麻醬還有很多別的好處:
芝麻醬還是高蛋白食物,每100克芝麻醬中含21克蛋白質(zhì),高于雞蛋和瘦牛肉,芝麻醬鐵含量也比較高,芝麻醬相比芝麻,這些微量元素都更好吸收了。
另外芝麻醬還富含鉀、鎂、鋅等礦物質(zhì),以及單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等,還含有芝麻酚(一種強(qiáng)抗氧化物質(zhì)),芝麻酚是一種有利于增加體內(nèi)抗氧化、抗老化的一種很營養(yǎng)素,不僅適合寶寶吃,女生經(jīng)常吃對皮膚也很好的。
那么問題來了,芝麻醬怎么吃呢?
一歲以上可以在芝麻醬里加點鹽和大蒜水,即大蒜切成末加水調(diào)和后,伴在芝麻醬里,大蒜有殺菌作用但量不宜太多了,以免刺激寶寶嬌嫩的腸胃,如果大人吃就無所謂了,加上蒜末會更有味道。
寶寶吃
直接伴在輔食里,輔食泥、面條、粥、餅、餛飩等,加一小勺芝麻醬在里面就會有濃濃芝麻香,如果寶寶能接受,直接吃也未嘗不可。
大人吃
吃面條、面包、饅頭、花卷、餅時都可以直接抹一勺芝麻醬,會很美味的,拌各種菜也很好。
不過呢,我發(fā)現(xiàn)自己用料理棒,不管怎么打也無法做的非常細(xì)膩,傳統(tǒng)的芝麻醬是用石磨磨出來的,那個就會做的非常細(xì)膩,如果怕自己做不好,可以去市場上買回來吃,要看好配料表,買純芝麻做的,給寶寶吃要不加鹽的哦。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