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微量無素之一,但偏偏有以下這幾類嬰幼兒是最容易缺鋅的,希望家長們能引起重視,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看看,7類最容易缺鋅的嬰幼兒。 我國兒童缺鋅比較嚴重,根據(jù)國內外兒科醫(yī)學研究的結果,有幾類孩子屬于容易缺鋅的高危人群,應列為補鋅的重點—— 1.母親在懷孕期間攝入鋅不足的寶寶 孕婦的血鋅水平應維持在89.4毫克/分升左右。如果孕婦一日三餐中缺乏含鋅的食品,就會影響胎兒對鋅的利用,使體內貯備的鋅過早被應用,這樣的孩子出生后就容易出現(xiàn)缺鋅癥狀。 2.早產(chǎn)兒 如果寶寶不能在母體內孕育足夠的時間而提前出生,就容易失去在母體內貯備鋅元素的黃金時間(一般是在孕末期的最后1個月),造成先天不足。 3.非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 母乳中含鋅量大大超過普通牛奶,更重要的是其吸收率高達42%,這是任何非母乳食品都不能比的。
寶寶身子嬌弱,在腸胃功能還未發(fā)育完全的情況下,很多東西是不可以多吃的,特別是6歲以下的寶寶,吃東西必須要格外講究。小編即將列出各位靚媽們容易忽視的寶寶飲食問題,幫助您成就一個健康的寶寶。 六歲前飲食5不要 九成媽都不知 3個月內不要咸。3個月內的嬰兒從母乳或牛奶中吸收的鹽分已足夠了。3個月后寶寶腎功能逐漸健全,可適當吃一點鹽。 1歲以內不要蜜。周歲內小兒的腸道內正常菌群尚未完全建立,吃蜂蜜后易出現(xiàn)惡心、腹瀉等癥狀。周歲后,腸道內正常菌群建立,此時可以吃蜜。 3歲以內不要茶。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會干擾人體對食物中蛋白質、礦物質等的吸收,影響其正常生長發(fā)育。 5歲以內不要補。5歲以內是寶寶發(fā)育的關鍵期,補品中含有許多激素或類激素物質,可造成個子矮小或性早熟。 6歲以內不要過量喝果汁。果汁含有大量的糖份,讓寶寶喝太多果汁可能會導致肥胖,并且增加蛀牙與腹瀉
給寶寶補鈣一直是許多媽媽們糾結的話題:我明明就給我家寶貝補充鈣了呀,怎么還是沒有效果呢?有些媽媽則專注于一些專門補鈣的產(chǎn)品,卻忽略了我們生活中有許許多多食物都能給寶寶提供充足的鈣質。小編就給媽媽們點出給寶寶補鈣時常闖的誤區(qū),并推薦幾款補鈣食品。 七個小誤區(qū):讓寶寶補鈣成為障礙 誤區(qū)一:母奶喂養(yǎng)的寶寶不需要補鈣 眾所周知,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營養(yǎng)品,但是也不能說母乳就是完美無瑕的,譬如6個月以內的孩子每天需要攝入300毫克的鈣,由于標準的母乳每升含鈣量為300毫克,也就是說寶寶每天要吃1升的母乳才夠。實際調查表明,我國0~6個月的嬰兒平均每天吃的奶量僅為660~880毫升(平均750毫升),全國城市中,沒有一個能達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的母乳含鈣量的最低標準(300毫克/升)。 另外,從實際情況來看,雖然經(jīng)過了20多年的大力防治,但是我國嬰兒佝僂病(缺鈣)的患病率還是
在漫長的成長路上,爸爸媽媽們看著小朋友們一點一點地成長,看著小朋友們去上幼兒園、去讀書,看著小朋友們玩耍,也深知小朋友的成長需要許多營養(yǎng)的強大支持。在孩子的成長路上,有八大營養(yǎng)素是少不了,是哪八大營養(yǎng)素呢?我們一起看看吧。 營養(yǎng)素一 維生素A 維生素A的缺乏是一個世界性的營養(yǎng)問題,不僅普遍存在發(fā)展中國家,而且存在發(fā)達國家。維生素A缺乏多見于2-5歲兒童,少見于成人。兒童在斷乳或無條件乳類喂養(yǎng)時,由于普通的面粉中不含維生素A,極其容易造成維生素A缺乏,缺乏維生素A會使小兒抵抗病毒能力下降、生長發(fā)育緩慢。 蘿卜和動物肝臟就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A。 推薦美食:玉米胡蘿卜排骨湯 主料:豬大排 適量,玉米 適量,胡蘿卜 1個半。 調味料:姜 適量,蒜 適量,八角 1個,花椒 適量。 做法: 1、排骨開水汆一下; 2、玉米、胡蘿卜切塊待用;
鐵對孩子的成長發(fā)育起來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每個媽媽都應該重視給孩子補鐵,在此,親親寶貝小編要提醒媽媽們的是,給孩子補鐵請注意以下這幾個方面的事項: 首先我們來看看,寶寶為什么要補鐵? 研究表明,機體產(chǎn)生熱量的過程需要消耗氧氣,把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燃燒變成熱量;氧氣在體內運輸和代謝又依靠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完成,而鐵正是參與造血的重要原料,因此,當機體攝入鐵時,耐寒能力就會明顯增強。 寶寶出生4個月開始,體內貯備的鐵已經(jīng)用盡,要及時進行鐵補給,以防患缺鐵性貧血;而且,如果機體缺少運輸氧氣的鐵,機體將無法產(chǎn)生足夠的熱量,很容易感到寒冷。 小兒補鐵應注意如下4點: 1、鐵劑勿久置: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最常用的是硫酸亞鐵,硫酸亞鐵是非價鐵,放置過久,存貯不當,2價鐵可氧化成3價鐵而影響療效。 2、鐵劑勿飯前服用:這是因為鐵劑對胃黏膜有刺激,飯前服,使人難以
親親寶貝小編告訴媽媽們,各類水果可以給寶寶補充微量元素,但是如何補,需要媽媽掌握一些技巧,本文重點講解的就是這些相關的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水果時鐘”吧: 8:00 西柚果肉含有天然葉酸和豐富的果膠成分,可有效預防兒童營養(yǎng)不良性貧血和溶血等疾病。最好在飯后吃,尤其是早飯后,可迅速清醒大腦,讓孩子精神煥發(fā)。 柚子含有糖類、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P、胡蘿卜素、鉀、磷、枸櫞酸等。 柚皮主要成分有柚皮甙、新橙皮甙等,柚核含有脂肪油、黃柏酮、黃柏內酯等。柚子營養(yǎng)豐富,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水分84.8克、蛋白質0.7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12.2克、熱量57千卡、粗纖維0.8克、鈣41毫克、磷43毫克、鐵0.9毫克、胡蘿卜素0.12毫克、硫酸素0.07毫克、核黃素0.02毫克、尼克酸0.5毫克、抗壞血酸41
您知道自己的寶寶最缺哪種營養(yǎng)元素了嗎?有的家長會抱著孩子先去做微量元素檢測,那么寶寶真的需要檢測微量元素嗎?請看下文給出的相關指導: 專家介紹,微量元素檢測是一個在現(xiàn)有醫(yī)療條件下評價人體營養(yǎng)狀況的較好的方法,當然檢測的不僅僅是微量元素,還有常量元素。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進行微量元素檢測,要看孩子有沒有微量元素缺乏的癥狀。 一般而言,兒童如果出現(xiàn)厭食、挑食、生長發(fā)育遲緩、反復感冒、口腔潰瘍、貧血等癥狀時,都可能與缺乏某種微量元素有關。 據(jù)了解,人體是由多種元素構成的,根據(jù)元素在體內含量的不同,可將體內元素分為兩類: 其一為常量元素,占體重的99.9%,包括碳、氫、氧、磷、硫、鈣、鉀、鎂、鈉、氯等10種,它們構成機體組織,并在體內起電解質作用;其二為微量元素,占體重的0.05%左右,包括鐵、銅、鋅、鉻、鈷、錳、鎳、錫、硅、硒、鉬、碘、氟、釩等14種,這些微量元素
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在已經(jīng)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起微量元素的檢測,在此,親親寶貝小編就給這些家長,有關孩子檢測微量元素的3個提醒,希望家長們能謹記在心。 提醒1:微量元素檢測 只能作為參考 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兒童保健科主治醫(yī)師李楠告訴記者,家長對微量元素檢測存在諸多誤區(qū)。“其實微量元素檢測只能作為孩子健康狀況的一種參考,不能單純以檢測結果為準。微量元素檢測使用的是指血,也就是說檢測的是血液中的游離鈣,沒法反映出骨骼中沉積的鈣量。另外,引起佝僂病的常見因素是缺乏維生素D,少部分是單純的缺鈣。” 提醒2:確診某種疾病 應遵醫(yī)囑用藥 “不少家長認為食補比藥補好,如果孩子確實缺乏某種微量元素,家長應遵醫(yī)囑給孩子用藥。這樣可以幫助孩子盡快恢復健康,以減少缺乏微量元素帶來的損傷。一味地拒絕用藥是一種誤區(qū)。” 提醒3:長期吃
鈣質是孩子不可或缺的一種微量元素,那么如何幫寶寶補充鈣元素呢?本文,親親寶貝小編就總結出一些幫助寶寶科學補鈣的知識,以供媽媽們參考。 鈣質對孩子的骨骼發(fā)育起著支撐性的作用。給孩子補鈣當然不能硬生生地給孩子服用鈣片,最好的方法就是從食物中自然獲取。 以下即是幾個非常實用的技巧: 1.烹調時增加牛奶或奶粉,奶制品的使用頻率:如烹調海鮮、肉類、蔬菜時,不妨可加進牛奶、如奶油 白菜,鮮奶蒸蛋、起士烙魚、起士烙通心粉等。 2.利用牛奶制成各式點心 如鮮奶饅頭、蛋糕、布丁等。 3.果汁飲料中也可添加牛奶一起食用。如木瓜牛奶、草莓奶昔。 4.食用連骨小魚,也是鈣質攝取的最佳方法之一。如吻仔魚粥就是個好方法。 5.蝦貝類之鈣質含量也不低。例如蝦皮含鈣量就很豐富,唯烹煮前需先用水泡過,去除多余的鹽份及雜質。 6.熬煮大骨湯、排骨湯時,可加些醋或檸檬幫助鈣質
你或許是個能煮一手好菜的媽媽,也能做出一桌讓寶寶乖乖吃飯的菜式,是個很棒的媽媽??墒菋寢寕儯銈兇_定你們的烹飪方式能夠盡大地留住食材的營養(yǎng)嗎?也許有的媽媽常用的烹調方式讓煮出來的飯菜營養(yǎng)已經(jīng)流失了。 今天小編就列舉一些家庭常見的錯誤烹調方式,讓我們能為孩子們做出營養(yǎng)又美味的一桌好菜。 煮牛奶 錯誤的烹調方式:每天早晨把牛奶倒入鍋中,大火煮沸。 正確的烹調方式:煮牛奶時,首先,加熱要快,使溫度迅速上升,千萬不要火未旺時就把奶鍋放到火上。其次,不要把牛奶煮沸,看到牛奶表面膨起很多泡沫,就及時取離火焰中心處,稍停片刻就可以了。 煮雞蛋 錯誤的烹調方式:煮雞蛋時注入多半鍋水。 正確的烹調方式:雞蛋于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后微火煮2分鐘,停火后再浸泡5分鐘,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 將雞蛋放入,煮到水將干為止,有的雞蛋甚至已經(jīng)煮
寶寶4歲之后,寶寶腦部發(fā)育的也處于重要時期,這時媽媽們在給寶寶準備飲食時一定要做到營養(yǎng)均衡,那么,4歲寶寶的營養(yǎng)要如何搭配呢? 3到4歲幼兒主食應常用米粥、麥糊、軟飯、掛面、面包、饅頭、包子、水餃、餛飩,以及牛奶、豆?jié){等,所用原料如大米、小米、玉米粉、麥片、面粉、薯類等輪流交替為宜。副食應以菜、肉搭配為佳,所用原料如豆制品、雞鴨血、蛋類、畜禽、魚肉和蝦皮、紫菜、海帶等海產(chǎn)品,亦進行輪流搭配使用。點心則以藕粉、棗泥、赤豆粥、蛋糕、餅干、綠豆湯或牛奶、豆?jié){為首選食品。飯后30分鐘左右可進食一種新鮮水果。 總的原則是,應做到葷素平衡,干稀交替,米面和粗糧搭配。一般情況下,每日進主餐3次,主餐間宜進點心2次,晚餐后除水果外不再進食,睡前尤忌甜食,以保證最佳睡眠狀態(tài),并可預防齲齒的發(fā)生。 幼兒的生理特點之一是易感口渴,因而應多補充水分。幼兒的最佳飲料是溫開水。清涼飲料、冰淇淋
親親寶貝小編提醒家長們,如果寶寶微量元素的攝入量過多、不足或缺乏,都是不利于孩子健康的,因此,家長們最好是定期的對孩子進行微量元素的檢測,本文講解的是有關寶寶微量元素的檢測項目,這也是需要家長們盡早了解的。 一般微量元素主要檢查:鈣、鐵、鋅、銅、鎂和血鉛。 當你拿到孩子的微量元素檢驗報告,一般都會關注兩組值,一組是寶寶體內某項微量元素的含量,另一組是該微量元素的正常參考值范圍。你不僅需要關注寶寶的檢測數(shù)值是否在正常值以內,更要關注它們是不是在正常值中間的位置,這樣才能很好地滿足寶寶快速成長的需要。 鈣:你需要知道的是,鈣在血液中的分布只占1%,在骨骼中則占99%。當人體鈣不足時,骨骼中的鈣就會轉移到血液中,保持血液中的鈣濃度穩(wěn)定。因此,如果你看到寶寶血中鈣的值正常,可能并不代表孩子體內不缺鈣。你還要注意觀察寶寶有沒有多汗、夜驚、煩躁、肋骨外翻等表現(xiàn),同時,還需要檢查骨
如果有貧血癥狀的寶寶,或者微量元素檢測出缺鐵的寶寶,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給孩子補鐵,本文就教大家,各個年齡段的寶寶如何補鐵,一起來參考下吧。 適合4個月——1歲寶寶的補鐵食譜: 雞肝芝麻粥 原料:雞肝15克,雞架湯15克,大米100克,醬油、熟芝麻各少許。 制作方法:1.將雞肝放入水中煮,除去血污后再換水煮10分鐘后撈起,放入碗內研碎;2.將雞架湯放入鍋內,加入研碎的雞肝,煮成糊狀;3.大米煮成粥后,將雞肝糊加入,再放少許醬油和熟芝麻,攪勻即成。 營養(yǎng)提示:此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鋅及維生素A、維生素B1、B2和尼克酸等多種營養(yǎng)素。有很好的補鐵效果哦! 適合2歲——3歲寶寶的補鐵食譜: 泥鰍湯粥 原料:大米100克,泥鰍200克,料酒、精鹽少許,香蔥10段,生姜3片。 制作方法
盡管鐵元素是一種非常關鍵的微量元素,但對于健康的寶寶來說,是不需要額外補鐵的,如果家長一味盲目的對孩子進行補鐵,那么危害將是非常大的。 專家們認為,健康的兒童無需額外補鐵。美國曾發(fā)現(xiàn)過量服用補血鐵片而致嬰幼兒死亡實例。一般說來,市場上的鐵強化食品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按嬰幼兒食品國家標準強化的,每l00克含鐵6 ̄10毫克;另一種屬于特殊的鐵強化食品,每100克含鐵高達40毫克。后者不宜作為嬰幼兒主食長期服用,以防造成兒童體內含鐵量過多,使鐵、鋅、銅等微量元素代謝在體內失去平衡,導致嬰幼兒食欲不振、厭食、生長發(fā)育延緩、血壓低、膽固醇異常,從而增加誘發(fā)心臟病的危險。對于出生后1周至3個月的嬰兒不必補鐵。由于嬰兒的生長發(fā)育,血紅蛋白暫時低于正常水平,而出現(xiàn)生理性貧血,不需要特殊補鐵治療。此外,兒童不宜同時食用兩種不同的鐵強化食品,以防攝入鐵元素過量。 必須指出,家長不要擅自購買補血
鐵是人體最容易缺乏的必需微量元素,鐵缺乏可導致缺鐵性貧血,所以對于小寶寶來說,家長們應該要時刻的注意寶寶是否缺鐵,本文我們重點要講的是寶寶缺鐵元素的癥狀及如何補鐵,一起來看看吧。 鐵缺乏:貧血,注意力下降 表現(xiàn):缺鐵性貧血對于育齡婦女和兒童的健康影響非常嚴重,重度缺鐵性貧血可增加兒童和母親的死亡率。缺鐵會損害兒童智力發(fā)育,使嬰幼兒易激動、淡漠,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還可造成兒童、青少年注意力、學習能力、記憶力異常。鐵缺乏的幼兒,鉛中毒的發(fā)生率較無鐵缺乏的兒童高3-4倍。 富含鐵的食物:動物性食物,如肝臟、血和瘦肉;豆類、綠葉蔬菜、紅糖、禽蛋類。人乳的鐵吸收率高達70%。 寶寶補鐵可以多吃哪些食物 動物肝臟:肝臟富含各種營養(yǎng)素,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品。每100克豬肝含鐵25毫克,而且也較容易被人體吸收。肝臟可加工成各種形式的兒童食品,如肝泥就便于嬰兒食用。
鋅元素對寶寶的成長發(fā)育是很關鍵的,這也是寶寶最容易缺乏的一種微量元素,那么寶寶缺鋅元素有什么癥狀呢?媽媽又應該如何幫寶寶有效的補鋅呢?請看下文給出的具體指導: 鋅缺乏:厭食,生長發(fā)育慢 表現(xiàn):食欲降低是嬰幼兒缺鋅的早期表現(xiàn)之一。缺鋅的孩子味覺減退,對酸、甜、苦、咸分辨不清;生長發(fā)育遲緩,身材矮小,體重不增;抵抗力差,反復感冒或腹瀉;易患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缺鋅還會損害孩子的味蕾功能,出現(xiàn)厭食。 富含微量元素鋅的食物:生蠔、山核桃、扇貝、口蘑、香菇、羊肉、葵花子、豬肝、牛肝等。 寶寶吃什么補鋅? 食物中牡蠣、鯡魚含鋅量最高,每公斤食物中含鋅超過100毫克,其次是肉、肝、蛋類、蟹、花生、核桃、茶葉、杏仁、可可,含量20-50毫克;麥類、魚類、胡蘿卜、土豆含6-20毫克。 此外,動物性食物的含鋅量高于植物性食物,且動物蛋白質分解后所產(chǎn)生的氨基酸能促進鋅的吸收,
對于處于成長發(fā)育高峰期的小寶寶來說,各類微量元素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哪些微量元素是寶寶最容易缺乏的呢?本文就告訴媽媽們,以下這3種微量元素,寶寶最容易缺。 微量元素雖然占人體體重的比率不大,但作用非常巨大。微量元素參與激素和維生素的合成,對人體代謝的調控 有密切關系;是人體重要生物化學反應基礎酶的組成成分或激活劑,影響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影響生長及發(fā)育。 缺乏 微量元素會帶來許多不利影響,我國兒童比較容易缺乏鐵、碘、鋅。 缺鐵:可造成缺鐵性貧血,免疫力、抵抗力下降; 缺碘:最常見的癥狀是甲狀腺腫大,嚴重的可引起癡呆; 缺鋅:主要表現(xiàn)為性發(fā)育遲緩,食欲不振,味覺喪失。 這3種微量元素的缺乏都會對孩子的智力和體格發(fā)育造成損傷。所以,及時了解孩子的身體狀況,飲食全面,避免 微量元素缺乏是很必要的。 小貼士: 補碘:多吃海帶和各種海味 補鐵:多吃動物肝
各類微量元素對孩子的成長發(fā)育很關鍵,因此,在日常飲食中,媽媽們應該要重視孩子微量元素的補充,本文就推薦一款能有效補充寶寶微量元素的食譜,名叫玉米蝦仁,一起來看看如何做這道菜吧。 原料: 罐裝玉米 蝦仁 蛋清 調料: 鹽 雞精 油 料酒 制作: 1.先將蝦仁用料酒鹽,生粉,蛋清上漿炒熟,然后將罐裝玉米倒出后瀝水。 2.鍋中放入少許油先將玉米倒入鍋中煸炒,然后在放入蝦仁一同煸炒后放入鹽 雞精調口。煸炒兩下即可出鍋。 專家提示:蝦味甘性溫,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家一致認為,蝦營養(yǎng)價值豐富,脂肪、微量元素(磷、鋅、鈣、鐵等)和氨基酸含量甚多,是寶寶補充營養(yǎng)的好幫手。 【知識補充】嬰兒微量元素正常值參考: 微量元素 正常值參考范圍 全血(μg/ml) 缺乏(或過量)億產(chǎn)生 的某些疾病
親親寶貝小編提醒各位家長,對于孩子來說,如果缺乏某類微量元素,在不是太嚴重的情況下,其實食補才是關鍵,這也是最安全的,下面請看相關詳細內容。 兒童缺乏微量元素,與挑食、膳食不平衡有關。如果孩子真的缺乏某種微量元素,首選食補。 如缺鐵可多吃動物肝臟、血制品及肉類,并注意補充維生素C;缺鋅可多吃一些動物肝臟及貝類海產(chǎn)品;補碘可通過食用碘鹽、海帶等補充,另外要食用完整的食品,即未經(jīng)精制或只經(jīng)過部分精制的食品,做到食品多樣化。 盲目給孩子服用補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非但機體可能不吸收,還容易出現(xiàn)各種微量元素間的相互抵抗問題,如鈣和鋅會影響鐵的吸收率,鐵也會降低鋅的吸收率,而且微量元素補充過量還可能使人中毒。 另外,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合理的膳食結構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不挑食,比補什么都強。 親親寶貝小編推薦: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補鐵:多吃動物肝臟、黑木耳
據(jù)相關調查所知,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都開始給孩子進憲微量元素的檢測,最近就有一位網(wǎng)友,對她6個多月的寶寶微量元素的檢測提出了質疑,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是如何解答的吧。 網(wǎng)友提問: 最近,我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都帶寶寶去做了微量元素的檢測,不少寶寶也測出缺鋅缺鐵的結論。我家寶寶剛滿6個月,身體一直很健康,我是否有必要也帶寶寶去做這個檢測呢? 專家解答: 微量元素檢測是通過抽血的方法,來檢測幼兒身體所缺乏的微量元素,從而讓家長有針對性地進行補充。但像孫女士形容的那樣,如果孩子一切正常,年齡在6個月以內,一般不需要進行這個檢測。因為6個月以內的幼兒一般以母乳為主,完全可以確保充分補充各種微量元素。6個月以后,嬰兒開始添加輔食,有可能出現(xiàn)添加不及時或不足的情況,從而導致微量元素的缺乏。 如果幼兒在短時期內出現(xiàn)厭食、生長緩慢、免疫力低下、精神不佳情況時,就要隨時去醫(yī)院進行